摘要:"我们一大家子一周前去旅游了,到第二天开始发热咳嗽喉咙痛,全身肌肉也连带着酸痛,体温最高的时候在39℃以上。硬扛了几天,实在是顶不住了,就去了当地一家医院,说是肺炎,建议我住院。我吓得赶紧坐飞机回来看病。"李阿姨拿出来一张胸片报告,上面写着"左下肺炎"。
近期流感高发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
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
其中99%以上为甲流
近日,一则
#浙江一家6口出游5人感染甲流#
的消息冲上热搜
一家6口出游,5人感染甲流
据浙大二院消息
在发热门诊里
有患者家庭一行6人出游
结果5人都感染了甲流
凌晨1点,发热门诊来了一位50多岁的李阿姨(化名)。
"我们一大家子一周前去旅游了,到第二天开始发热咳嗽喉咙痛,全身肌肉也连带着酸痛,体温最高的时候在39℃以上。硬扛了几天,实在是顶不住了,就去了当地一家医院,说是肺炎,建议我住院。我吓得赶紧坐飞机回来看病。"李阿姨拿出来一张胸片报告,上面写着"左下肺炎"。
据悉,李阿姨在当地接受了一些治疗,但体温仍居高不下。家中同行的6个人,有5个人都先后发烧了。医生判断,李阿姨大概率是得了传染性较强的呼吸道疾病,立即给她安排了血常规、相关病毒抗原检测,以及更清晰的肺部CT检查。
李阿姨肺部CT影像
检测结果显示,李阿姨得了病毒性肺炎,甲型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
医生给李阿姨服用了玛巴洛沙韦抗病毒。不出2天,她体温恢复了正常,咳嗽咽痛等症状也有了明显好转。
抓住“黄金48小时”
千万别拖!
据浙大二院消息,2025年1月初,发热门诊接诊量为2024年12月初的4—5倍,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的患者)的甲流阳性率高于三成。
一旦出现甲流症状,建议早期(发病48小时内)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减缓症状,缩短病程。医生表示,李阿姨如能在发病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也不至于发展成肺炎。
流感的常见检测方法有两种: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速度快,但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抗原阳性可以诊断流感,但阴性不能排除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
需要注意的是,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
不要小看流感的“杀伤力”
医生提醒:重视戴口罩、打疫苗
相比于普通感冒,流感的“杀伤力”不容小觑。医生表示,有不少人曾因轻视流感的危害而导致严重后果甚至不幸去世。
“有些人觉得流感跟普通感冒差不多,撑一撑就过去了,即使出现了很严重的症状也不去医院看,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医生介绍,流感最可怕的其实是它的并发症,如肺炎、喉炎、心肌炎、肌炎、脑膜炎、脑炎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肺炎,而且肺炎尤其是重症肺炎的致死率也很高。
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都是流感的易感人群
都要注意防范流感
其中,老人、小孩、孕妇、肥胖者以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等人群患上流感后更易发展为重症,应格外当心。
医生介绍,防范流感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老人、小孩、孕妇、慢性病患者等容易并发重症的人群,更需要考虑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和降低并发症风险。由于流感疫苗的效力通常持续不到1年,而且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建议在每年流感季来临时都要做好流感疫苗的接种举措。
医生提醒:近期外出时应尽量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如果不得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也要注意做好防护,戴口罩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已经出现症状的人,为了他人的健康,也应主动戴好口罩。
此外,大家平时防范流感还要注意各种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生活办公环境整洁、通风良好;打喷嚏或咳嗽时,用上臂或纸巾遮住口鼻,其后洗手。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
公布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
呈现“此消彼长”的交替流行模式
新冠病毒可能趋向流感化
形成季节性流行模式
建议相关部门加速研发
流感-新冠联合疫苗
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共同感染将导致疾病负担增加,对公共卫生系统形成挑战。为优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疾控中心、北京地坛医院等专家组成研究团队,采集了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及周边社区的流感样症状病例样本,开展27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当时的呼吸道病原体呈现4轮流行:
◆首轮以肺炎支原体为主;
◆随后甲流、乙流相继成为优势毒株;
◆新冠病毒在2024年2月底出现显著回升,形成第4轮流行高峰。
同时,当甲流或乙流处于高活跃期时,新冠病毒传播会受到抑制,反之亦然。
研究团队表示,这表明新冠病毒可能趋向流感化,形成季节性流行模式。
此外,研究纳入的1513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30至40岁人群面临新冠、流感双重感染的风险较其他年龄段高出2.31倍。青少年和老年人更易受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侵袭。研究还发现,28.6%的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病例出现多重耐药。
面对新冠病毒可能的流感化趋势
研究团队建议相关部门
加速研发流感-新冠联合疫苗
构建多病原快速检测平台
将耐药基因筛查纳入常规病原监测
实时追踪细菌进化动态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
一定要注意休息
尽早就医诊治
昆明信息港整理编辑
来源:曲靖珠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