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生物标志物发展给晚期胃癌患者带来获益

360影视 2025-02-05 19:30 2

摘要:胃癌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病理切片的准确解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然而,公众对胃癌诊疗及生物标志物的了解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及时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的机会。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胃癌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和病理切片的准确解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然而,公众对胃癌诊疗及生物标志物的了解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及时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的机会。

“生物标志物与一种新型治疗方式——靶向药物治疗相匹配,随着近年靶向药物的应用,一些特定肿瘤患者获得了更好的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周祎洵近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物标志物发展给晚期胃癌患者带来获益,自CLDN18.2被发现后,随着新药研发的推进,具有CLDN18.2异常表达的患者将能够从新药获益。

胃癌通常症状不明显且进展迅速,晚期胃癌患者常常面临治疗方案有限的困境,但通过检测胃癌特异的生物标志物,能够精确筛查潜在的晚期胃癌患者,找到适合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方案,改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减少治疗副作用。随着HER2、PD-L1、MSI-H/dMMR、NTRK等生物标志物的日渐普及,胃癌已全面进入精准治疗时代。但对于HER2阴性、MMR状态正常且PD-L1阴性的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当前的治疗选择相对有限,迫切需要探索并识别更多有效的分子靶点,以期改善这部分患者的治疗预后。

在CLDN18.2发现之前,胃癌的靶向治疗进展停滞了20年。随着CLDN18.2成为胃癌靶向治疗的新明星靶点,通过精准地筛查CLDN18.2表达,可有针对性地招募临床试验入组患者,进而提高药物开发的成功率。目前,2023版CSCO和ESMO胃癌指南均已将CLDN18.2列入胃癌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推荐中。

“CLDN18.2的出现,为这一组患者带来福音,一个新药的出现、一个新的标志物检测,能给更多患者新的治疗选择。”周炜洵表示,现在的数据表明,CLDN18.2相对在弥漫性胃癌的表阳性率更高,大约1/3甚至更多患者都有CLDN18.2的异常表达。由于传统的治疗方案相对这一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是那么好,对CLDN18.2靶点的检测,可以识别既往未被定义的HER2阴性G/GEJ(胃/胃食管交界部)腺癌人群,从而指导临床决策。

“我相信未来是一个分子时代,通过我们不懈的研究,各个肿瘤肯定都会发现它相应的分子异常改变,然后会有相应的药物出现,并且有相应的检测需要。生物标志物检测最大的意义是对于治疗的选择。”周炜洵表示,目前CLDN18.2的检测以免疫组化为主,这个方法相对而言更易于接受和推广。但CLDN18.2毕竟是新标志物,每一个病理医生需要对它进行认识,需要接受标准化的指导和学习。病理科对于肿瘤的分型以及分期等指标的精准报告,可以提示临床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校对 柳宝庆

来源:上上默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