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训明院士团队:RIC能否改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功能结局?RICH-2研究最终结果公布 | ISC 2025中国之声

360影视 2025-02-05 20:33 3

摘要:2月4日-7日,由美国卒中协会举办的卒中领域的全球盛会——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5)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脑出血(ICH)一直是医学届亟待攻克的难题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远隔缺血适应(RIC)治疗作为一种创新的非药物、非

2月4日-7日,由美国卒中协会举办的卒中领域的全球盛会——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5)在美国洛杉矶举行。脑出血(ICH)一直是医学届亟待攻克的难题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远隔缺血适应(RIC)治疗作为一种创新的非药物、非手术治疗方法,为ICH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可能。基于既往一系列的研究基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院士研究团队开展了RICH-2研究,并于本次大会公布最终研究结果。医脉通特整理如下,与各位读者分享。

研究背景

幕上ICH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灾难性卒中亚型,血肿清除是关键的治疗靶点。在动物和临床研究中均已表明,对上肢实施短暂性缺血与再灌注的RIC治疗能够加速血肿的吸收。RICH-2研究旨在探究RIC能否改善ICH患者的功能结局。

研究方法

本试验由研究者发起,是一项在中国20家中心开展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假手术对照、结局设盲的平行组试验。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出现幕上ICH且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18~80岁)被随机分组(1:1,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线和血肿大小进行分层),受试者在随机分组后,在持续7天接受最佳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RIC或假RIC治疗。主要结局指标为第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在意向治疗人群中进行分析。本试验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注册号为NCT04657133。

研究结果

在2021年4月22日至2023年10月30日期间,随机分配了458例患者,每组229例。其中女性134例(29.3%),男性324例(70.7%),中位年龄58岁(四分位间距[IQR] 51-68岁),中位NIHSS评分为9.0分(IQR 7.0-13.0分),中位血肿体积为12.6mL(IQR 10.0-18.0mL)。

RIC组229例患者中有156例(68.1%)和对照组229例患者中有163例(71.2%)在90天时mRS评分为0-2(校正后相对危险度[RR] 0.98;95%置信区间[CI] 0.88-1.09;校正后p=0.69)(图1)。

图1. 意向治疗人群中mRS分布

预设的亚组分析显示,对于血肿体积大于20 ml的患者,RIC有获益的趋势(RR 1.26;95%CI 0.80-1.98;p=0.31)。在180天的随访中,接受RIC的229例患者中有169例 (73.8%) 和对照组的229例患者中有175例达到mRS评分0-2分(校正后RR 0.98;95% CI 0.89-1.08;校正后p=0.64)(图2)。

图2 . 亚组分析森林图

接受RIC治疗的229例患者中有16例(7.0%)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的229例患者中有12例(5.2%)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校正后RR 1.29,95%CI 0.63-2.67,p=0.48)。未观察到RIC相关的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或副作用。

研究结论

对于非手术治疗的ICH患者,RIC治疗未能改善90天后实现功能独立的患者比例。针对该人群的RIC进一步研究应聚焦于血肿体积大的患者,并优化RIC方案。

医脉通编译自:Zhao Wenbo, et al. Effect of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on Function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he Final Results of RICH-2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ISC 2025 Abstract 48.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神经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