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360影视 2025-02-07 17:45 2

摘要:正确认读6个数量短语,认识“册、支”等10个生字和三个偏旁。初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知道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

课 题语文园地一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课时

1.正确认读6个数量短语,认识“册、支”等10个生字和三个偏旁。初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知道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

2.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

3.能正确认读“见、万”等8个生字,能将它们按照韵母“ɑn、ɑnɡ”准确分类并正确书写。

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诗歌,大致读懂内容,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写好几个全包围的字,并养成写字前先观察的良好写字习惯。

6.借助拼音朗读、背诵古诗《春晓》,感受雨后清晨的美丽春光。

7.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学会请别人帮忙时要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8.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妞妞赶牛》;边读边想象画面,读懂绕口令的主要内容;感受绕口令的情趣,享受亲子阅读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习数量词;学习《字母表》;辨别前后鼻音;进行书写训练。难点:通过词语积累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通过阅读训练体会儿童诗的趣味性。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的能力,因此,给他们更多的识字途径,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音序查字法将是学生以后一段时间内常用的识字途径。但是对于刚刚掌握汉语拼音的小学生来讲,认识这些字母的大写,并非易事,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反复,巧妙架设联系途径,帮助学生认识字母,运用字母。教学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识字加油站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并且从列出的数量词语拓展到在生活中学习,并准确运用数量词,调动学生生活积累,巩固所学,学以致用。)

1.识记生字。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2.再读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词语是我们生活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东西。

3.认识数量词。

“册、支”等词表示事物的单位,我们叫它量词。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这样的词,前面是表示数的数词,后面是表示事物的量词。它们合起来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数量词”。

4.小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巩固量词。

5.你能说出更多这样的词组吗?

示例:一条鱼 一朵花 一个苹果 一头牛 一只蝴蝶 一串糖葫芦

6.学习生字“册 支 台 电 视 部 机 衣 裤 被”。

(1)借助拼音准确认读生字。

(2)注意生字发音。

“册”是平舌音,“支、视”是翘舌音,“电”是前鼻音,“支、视、衣”是整体认读音节。

借助图片识字,学习新偏旁。

①一台电视 “台”是电视的量词。“视”可以组词:电视 视力 重视

“视”是左右结构,左边的部分叫示字旁。含有示字旁的字一般和祭祀、礼仪、祈福等有关。如:礼 祝 福 祈 祷

②一部手机 “部”是手机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部小说”“一部电视剧”。

“部”是左右结构,可以组词:一部 部队 部分。“部”右边的部分叫双耳旁。双耳旁可以在左边,也可以在右边。如:队 降 都 郑

③一条裤子 “条”是裤子的量词,还可以说“一条金鱼”“一条新闻”。

“裤”是左右结构,可以组词:电裤子 棉裤 秋裤。“裤”左边的部分叫衣字旁。含有衣字旁的字大多和衣服、服饰有关。如:袄 衬 袖 裙 被

(4)识字小游戏:打地鼠。

7.学写生字“支、衣”。

(1)出示生字“支、衣”,观察、描红、临写。

教师指导:

支:上下结构,横短竖长,横撇转折自然,捺画舒展。

衣:独体字,点居横画上方正中,撇捺舒展且对称。

(2)教师范写讲解,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

学习任务二:字词句运用

(设计意图:字母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借用了学生学拼音时的办法,如借助图片、用身体部位来记忆,让原本静止的文字母在孩子的参与中动了起来。最后让学生在字典中找一找,一方面,将“字典”这个重要工具带入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字母的识记。)

1.读一读,记一记。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播放《汉语拼音字母歌》,初识字母。

(2)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①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预设:Cc Kk Oo Pp Ss Vv Ww Xx Zz

②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预设:Ff Ii Jj Ll Mm Nn Tt Uu Yy

③哪几对大小写字母完全不同?

预设:Aa Bb Dd Ee Gg Hh Qq Rr

④学生试着用身体部位来识记“Aa Bb Dd Ee Gg Hh Qq Rr”这几组字母。

好的动作全班交流。

(3)学生跟唱《字母歌》后,试唱《字母歌》。

2.读一读,写一写。

(1)课件出示“见、万、王、羊、长、言、半、上”,指名认读,相机正音,重点强调前鼻音和后鼻音。

(2)出示“an ang”和“见、长”,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按照前鼻音和后鼻音分类。

(3)按要求分类,并正确书写。

(4)全班核对。再次分类朗读生字。

(5)你还知道哪些汉字的韵母是an,哪些汉字的韵母是ang?

示例:

韵母是an:山、看、弯

韵母是ang:忙、光、向

3.读一读。

(1)创设情境:当姹紫嫣红的春天来到我们身边时,你知道我们祖国的大江南北是怎样的情景吗?

(2)课件出示儿歌《祖国多么广大》,多种形式朗读。说说这首儿歌描写了祖国的哪些地方?

明确:大兴安岭、长江两岸、海南岛

(3)指名朗读——齐读。

(4)出示中国地图及“大兴安岭”“长江两岸”“海南岛”的图片,请学生对应图片进行朗读,并质疑:同样的季节,大兴安岭在下雪,长江两岸的柳枝已经发芽了,海南岛百花盛开,争奇斗艳。这是为什么呢?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祖国非常广大。

(5)朗读指导:这首儿歌赞美了祖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的特点。朗读时应该读出轻松、欢快,突出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小诗。

学习任务三:书写提示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观察发现书写顺序,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让学生美观、规范地书写

生字。)

1.出示“书写提示”中的三个字

(1)教师演示“国、四、白”的书写,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先外后内再封口

(2)自主书写。

重点指导“国”,口字框写得方方正正,玉写得端端正正,中间一横在横中线。竖画在竖中线。

(3)这样的生字还有:困、园、自等。

学习任务四:日积月累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并读好本首古诗。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简单了解作者,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诗境的美好,帮助学生背诵识记古诗,最后拓展描写春天的古诗,以此激发学生对我国经典诗文的热爱。)

1.出示课件,朗读古诗。

2.了解作者。

3.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孟浩然的《春晓》,题目中的“春”是春天,“晓”是早晨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说明诗人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

(2)教师范读古诗,学生齐读,读出节奏感。

(3)理解古诗意思。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4)这首古诗的作者李白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读着这首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预设1:听到窗外悦耳动听的鸟鸣。

预设2:听到夜里沙沙的风雨声。

预设3:看到了满地的花瓣。

4.同学们,春天在诗人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5.试着来背一背,比一比。

学习任务五:口语交际

(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通过图片来让学生练习场景的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使用礼貌用语的方法。)

1.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时,想请别人帮忙时要怎样说,别人才能乐于帮助我们呢?下面跟老师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2.同学们请看插图,在一节美术课上,小红忘记带水彩笔了,她想向同桌李山借水彩笔,她该如何说呢?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3.交际指导:

(1)首先,要把自己的请求说清楚;其次,用上礼貌用语;最后,还要态度诚恳,眼睛看着对方。

(2)学习礼貌用语: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

(3)把要求说清楚,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我能 吗?请你 好吗? 可以吗? 注意语气要温柔,态度要诚恳。

(4)示例:李山,我忘了带水彩笔,可以借你的笔用一下吗?

4.分组进行情境表演。

(1)丁丁想拿书架上的书,可是他够不着,他该如何请爸爸帮忙呢?

(2)明明在操场上玩球,不小心把球踢到外面去了,他该怎么请大姐姐帮忙呢?

(3)思考:在他人给予帮助后,要真诚地对帮助者表示感谢,可以怎么说呢?

示例:谢谢你!

太感谢你了,我又可以 !

因为你的帮助,我 ,谢谢!

5.实践活动,做一做。

在学校里,向老师、同学寻求一次帮助;在家里,向长辈寻求一次帮助。

学习任务六:和大人一起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绕口令,感受语言的韵律,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1.出示题目,介绍绕口令。

(1)出示《妞妞赶牛》的图片,提问:图片上是谁?在做什么?

(2)简单介绍绕口令。

2.教师播放范读视频,并引导:借助拼音读两遍绕口令。

学生自主朗读绕口令,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发现这首绕口令中读音比较相似、较为难读的字词。

预设:“妞、牛、柳、扭、拗”这些字的韵母都是iu。

学生齐读词语。

教师引导多种形式朗读:同桌比赛读、轮流读、打节拍读等,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3.再读绕口令,了解绕口令主要内容。

(1)学生齐读绕口令。

(2)学生想象当时的有趣情景,思考:妞妞赶牛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妞妞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练习朗读,读出绕口令的韵律和趣味。

(1)师生一起拍手快速读,读出绕口令的韵律。

(2)小组比赛读、轮流读。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数量词 字母

《祖国多么广大》 热爱祖国

全包围的字: 先外后内再封口

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春晓》

来源:荷香芬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