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运营,千万不能完全依赖AIGC!

360影视 2025-02-08 09:29 3

摘要:春节期间,阅读了多本关于AIGC技术的书籍和试用了各种的AIGC的工具,从简单文案到复杂的年度营销规划,的确,AIGC技术在文本、图像生成和智能问答等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个人认为,在企业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春节期间,阅读了多本关于AIGC技术的书籍和试用了各种的AIGC的工具,从简单文案到复杂的年度营销规划,的确,AIGC技术在文本、图像生成和智能问答等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个人认为,在企业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为避免自己的误判,和身边的几个好朋友进行了深入探讨,众人皆认为AIGC在创意及情感理解层面尚有欠缺,难以全然取代人力。尤其在企业组织应用,特别是用户运营领域的内容产出方面,更显缺乏细腻情感互动及个性化服务输出的能力。

所以,AIGC虽能高效生成文本,却难以捕捉用户微妙的心理变化,无法像人类那样灵活应对多样化的互动需求。短期内,其更宜作为辅助之器,而非主导之力。

为什么AIGC难以主导用户运营?

对于很多企业老板来说,如果能有一个能够帮助其进行用户运营的技术工具,无疑会省下很多的成本,但从现实来看,无论是被吹从神乎其技的ChatGPT到其他AI工具,都难以完全胜任用户运营的复杂任务。

必须明确的一点是,AIGC在生成内容时,是基于训练数据和逻辑算法进行输出的,缺乏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深度理解,难以精准匹配不同用户的情感和兴趣点。比如,我们在朋友圈表达一份旅游时的心境时,AI生成的往往是基于前人的古诗,显得机械刻板,难以触动人心。

另外,AIGC的内容生成在面临复杂语境和多层次情感时,常因训练数据的局限性而出现偏差。例如,面对用户丰富多变的情感表达,AI往往难以穿透表面,触及深层含义,从而使得回应显得冰冷,缺乏情感共鸣。

所以说,AIGC在处理用户互动时,难以模拟人类的同理心和细腻的情感反馈,无法构建深层次的信任关系。

用户运营不仅需要精准的内容输出,更需要情感的共鸣和个性化的互动,这正是AIGC目前难以突破的瓶颈。因此,企业在应用AIGC时,应将其定位为辅助工具,结合人工的创意和情感理解,才能实现更有效地用户运营。

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了解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AI的算法再精妙,也难以完全捕捉到那些微妙的情感变化。正如我们在朋友圈分享的每一份心情,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波动,这些复杂的情感是任何AI都无法完美复制的。

因此,企业在用户运营中,必须重视人工的参与,确保每一次互动都能传递出真挚的情感和个性化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

从PGC、UGC到AIGC,都需要人的温度支撑

我们在观摩一场画展时或者请人帮忙写一副对联时,往往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故事,这正是人类创造力的独特魅力。AI虽能模仿形式,却难以复制这种深层的情感连接。

不论是PGC的专业精准,UGC的真实质朴,抑或是AIGC的高效快捷,皆需人的温情融入,方能赋予其鲜活灵魂。只有在人的参与下,内容才能真正触动人心,建立起与用户的深厚情感纽带。

正如一幅画作因画家的情感注入而生动,一篇文案也需创作者的细腻情感才能打动读者。

在服务很多企业的过程中,其实内容力是最难的部分,因为内容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和价值观的体现。如果只是单一的文字的堆砌和形式上的华丽,而缺乏深层的情感和价值观支撑,便难以触动用户的内心。

故而,企业在内容创作之时,当倾注真挚情感,传递正向价值观,力求字字句句皆能触动用户心弦,引发共鸣。只有将技术与人文相结合,才能打造出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内容。

正如数字技术在敦煌石窟保护中的应用,虽能精准记录壁画,却仍需艺术家的情感解读,才能让敦煌故事生动传扬。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方能赋予内容灵魂,触动人心。

毕竟,内容创作模式再怎么演进,虽提升了效率,但始终离不开人的情感注入。人的情感是内容创作的核心,它赋予文字生命力,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心灵的触碰。无论是AI辅助还是人工创作,只有融入真挚的情感,才能让内容直抵人心,建立起与用户的深厚连接。

原生创作,才是内容的原动力

李白的诗、李清照的词、唐伯虎的画、张大千的字,还有很多文明沉淀和留存下来的艺术瑰宝,无不源自创作者内心的真情流露。正是这种原生创作的激情与灵感,赋予了作品独特的灵魂和持久的生命力。

AI时代,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更应珍视原生内容创作的价值。不可否认,AI生成的内容也在不断进化,也许未来某一天可能比我们自己还要写得好、写得华丽,但又如何呢?

从人性体验的角度,难道我们不应该是更喜欢原生的吗?

手机屏幕要用原装的、电源适配器要用官方的、音乐播放要用无损的,内容创作亦如此。与用户互动时,简陋文字若饱含真情,亦能触动人心,引发强烈共鸣。

本山老师很早就说过:真诚是把刀,它能剖开虚伪,触及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所以在运营客户的过程中,无论是PGC、UGC还是AIGC,都要有自己原创的东西,正如三只松鼠的主人文化、小米线上客服的“打油诗”风格,还有最近很多短视频平台上政府部门的联动,无不彰显着原生创作的独特魅力。

原生创作,才是一个品牌独立于竞争对手的灵魂所在,也是一个品牌特立独行的标识,更是用户族群的情感寄托。

结语

AIGC的诞生,是技术的一种高阶发展,它突破了传统效率性工作的格局,作为品牌,应该积极拥抱并应用于相关的岗位上,但一定要切记:它是无法替代品牌原生内容创作的情感深度的。

正如星辰虽璀璨,仍需夜空的深邃映衬;AIGC虽高效,仍需原生创作的情感底蕴,方能成就品牌的独特魅力与用户心灵的共鸣。(完)

来源:江刀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