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吃苦也分三六九等,不是所有的苦都能得到正向的反馈。像有些人尽管吃了很多苦,但生活依旧艰难,而有些人通过吃苦,不仅实现了自我成长,甚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只要埋头苦干,我们的人生就能迎来曙光,出人头地。
其实,吃苦也分三六九等,不是所有的苦都能得到正向的反馈。像有些人尽管吃了很多苦,但生活依旧艰难,而有些人通过吃苦,不仅实现了自我成长,甚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可以说,吃苦也有低级和高级之分,因此2025年,我们想要变得强大,就要学会选择性地去吃“苦”。
何为低级的苦,就是那些看似很努力,实际上却琐碎无意义,没有任何成长和进步的苦。
比如说,有些人在工厂流水线上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白班夜班两班倒,每天累得腰酸背痛,觉得自己特别辛苦。可这种辛苦除了能换来一点微薄的收入,啥也得不到。到最后,技能没有提升,思维没有拓宽,未来还可能因为可替代性较高,面临失业的风险。这就是在吃低级的苦。
还有的人,在一家公司工作多年,职业和薪资一直没有提升,当大家劝他提升学习新技能,但他却不为所动,依旧固守自己的舒适区,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他偶尔也会抱怨公司的不公,但每次面对机会时,他却又总是选择逃避,做出一些自我放弃的决定。久而久之,他的职业生涯就停滞不前,永远在重复着低级的工作任务,得不到任何进步。
再看看那些送外卖的小哥,经常风里来雨里去,很不容易。但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送外卖而送外卖,而不思考如何提升自己,不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那么这种苦吃久了,也会把人给废掉。
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吃这种低级的苦,不改变自己的思维和精神,那么就有永远吃不完的苦,,不仅自己得不到任何成长,对人生逐渐失去斗志和信心,而且也很难改变自己的阶层,过上理想的生活,那这些苦也就白吃了。
像小说哥认识的一位王同学,原本上完初中,就从事汽车修理工作,每月拿着三四千块的工资。不甘心的他硬是咬牙坚持来到八维学习互联网相关技术,一段时间后,她成功找到产品经理的工作,工资翻了近5倍。虽然这个决定不容易,在基础薄弱的他看来,学习很苦,但正因为这份苦,让他灵魂觉醒,从“无知的舒适区”走向“开悟的挑战区”,让他真正拥有对抗生活的底气。
还有小琳,原本是位全职妈妈,生活虽然平淡,但也没有特别大问题。可她心里总有个声音:“这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最终,她决定尝试走出舒适区,来到八维学习直播运营,毕业后,从事直播运营管理工作,月入一万六。虽然突破舒适圈,让人害怕,但只要走出去,就会看见更多可能性。
我们可以发现,像上面提到的王同学和小琳,虽然在人生的道路上吃了一些苦,但不是盲目的,吃的是有价值的苦,是有方向、有规划地为成长蓄力。
记得北大教授有一段话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吃苦——真正的吃苦,并不一定就是身体上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超强的自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能忍受不被理解的孤独,能克制诱人的低级趣味一个人能为了自己的目标把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在自己想做要做的事情上,敢于丢弃所有让自己短暂舒服和快乐的东西。稻盛和夫也说过,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了某个目标而聚焦的能力,它本质上是一种自控力、自制力、坚持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一个人,肯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能忍受外界的冷嘲热讽,勇于挑战自己,在尝试的过程中即使经历失败,无人理解,也依旧一往无前,从而让自己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变得更强大,这才是吃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吃苦也要找对方向和方法,否则就是“假吃苦”,不但自己受累,还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因此,2025年,让我们不妨试着主动吃一些“高级的苦”,少吃一些“低级的苦”。
知识积累的苦、自我成长的苦、突破舒适圈的苦、精进技能的苦、持续深耕的苦……这些苦看似不容易,但它们会让我们变得更强、更自信、更有力量,它们会提升我们的能力和素质,打破阶层的困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最好的一条难而正确的路。
责编:孟小七
排版:孟小七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八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