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Bull:几秒钟内一步制备超薄多孔Janus膜

360影视 2025-02-09 12:40 3

摘要:厚度为10 µm或以下的超薄弹性导体具有优异的机械柔顺性,并预见到其在不可察觉和可穿戴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包括电子皮肤和人机交互。同时,人体皮肤的蒸发量在300-600 g m

第一作者:Yufeng Ni

通讯作者:Zhengwei You,Shuo Chen

通讯单位:东华大学

DOI: 10.1016/j.scib.2024.12.040

厚度为10 µm或以下的超薄弹性导体具有优异的机械柔顺性,并预见到其在不可察觉和可穿戴系统中的应用潜力,包括电子皮肤和人机交互。同时,人体皮肤的蒸发量在300-600 g m−2 d−1范围内,用于体温调节。佩戴不透气的电子皮肤会阻碍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导致皮肤炎症。此外,汗液的长时间积聚会导致界面之间的间隙,对信号采集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潮湿的环境,如洗涤过程中的外来水滴,也是对设备长期附着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的另一个挑战。因此,多孔Janus膜已被开发用于皮肤电子产品,同时提供有益的防水性和透气性。具体来说,Janus膜的小孔层可以有效地减轻污染物和外部液态水的渗透,而Janus膜上的大孔层则允许水分传播,确保身体获得干燥舒适的体验。在开发包括顺序静电纺丝和相分离在内的多孔Janus膜制造策略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些过程很复杂。例如,电纺Janus膜的制造过程耗时数小时,且孔径较大(通常>2 μm)。通过相分离制备的Janus膜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旋涂,这需要聚合物溶液润湿基材,导致膜与基材的强粘附,使其难以转移。第二步涉及淬火过程,该过程面临着定制Janus膜不对称孔结构的棘手问题,包括大孔层与小孔层的厚度(T)比(Tlarge/Tsmall),以及孔隙率和孔径。简而言之,对于制造具有可控孔结构的多孔Janus膜的简单、快速和可扩展的生产技术仍然存在挑战。

本文亮点

1. 本工作提出了一种一步液滴扩散相分离策略,可以在几秒钟内制备超薄且易于收集的Janus热塑性聚氨酯(TPU)膜。

2. 金属离子溶剂化结构减缓了迁移动力学,延迟了TPU溶液的分层,促进了凝固溶剂的进一步渗透。

3. 开发的膜的平均制备速率为25.2 cm2-1,厚度为5 μm,水蒸气透过率为663 g m-2-1。平均孔径为1.7 μm的小孔层有效地阻挡了外部液态水。

图文解析

图1. 多孔Janus TPU膜的设计和性能。(a) 显示不同VDMF/VTHF比率的TPU溶液铺展结果的示意图。(b) 示意图和横截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显示了多孔Janus TPU膜的分层过程和详细结构。(c) 示意图和SEM图像显示了溶剂化结构堵塞机制的设计原理,该机制允许控制电子皮肤用多孔Janus TPU膜的Tlarge/Tsmall比、孔隙率和孔径,同时具有防水性和透气性。

图2. 多孔Janus TPU膜的制备和表征。(a) 16-CuCl2/TPU溶液(约0.5 mL)在两相凝固浴的水上铺展的光学照片。(b) 制备的16-CuCl2/TPU膜的SEM图像。(c) 示意图显示了多孔Janus TPU膜的表面张力差和自限边界的影响。(d) VDMF/VTHF比对多孔Janus膜制备时间和面积的影响。VDMF/VTHF比对多孔Janus膜的(e)平均制备速率和(f)厚度的影响。图3. 溶剂化结构堵塞机理的验证。(a) Cu2+溶剂化结构的MD模拟结果快照。(b) 测定了DMF、THF分子和Cl-阴离子对Cu2+的吸附能。(c)Cu2+–Cl–、(d)Cu–O(DMF)和(e)Cu–O(THF)的相应RDF和配位数图。(f) 横截面SEM图像显示了多孔Janus TPU膜的详细结构。(g) CuCl22浓度对多孔Janus TPU膜的(h)Tlarge/Tsmall比和(i)孔隙率的影响。

图4. 多孔Janus TPU膜的渗透性、防水能力和机械性能。(a)小孔层和(b)大孔层表面的SEM图像以及孔径分布直方图显示了多孔Janus TPU膜的详细结构。(c) Janus TPU膜和商用TPU膜的透湿性结果。(d) Janus TPU膜大孔层和小孔层之间的表面防水性结果。(e) 多孔Janus TPU膜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图5. 可拉伸导体的制造和表征。(a) 用于开发可渗透LMTPU的预拉伸激活过程的示意图及其拉伸前后的SEM图像。(b) 显示LM上的Ga23层与TPU上的-NH基团相互作用的示意图。(c) 直观展示5-LMTPU(右)和商用TPU(左)渗透性的照片。(d) LMTPU样品和商用凝胶电极的透湿性。(e) 预拉伸活化后,不同质量负载LM的LMTPU的电导率结果。(f) 5-LMTPU的电阻比与拉伸应变的关系(R和R0分别与在特定拉伸应变下拉伸后和拉伸前的电阻有关)。(g) SEM图像显示了三种拉伸量的5-TPULM结构。

图6. 开发的LMTPU电极的心电图和肌电图监测。(a) LMTPU电极的照片(正面和背面)。(b) 照片显示LMTPU电极和皮肤之间的强共形接触。(c) LMTPU和商用Ag/AgCl凝胶电极在皮肤上的阻抗谱。(d) LMTPU电极和商用凝胶电极的心电图信号结果。(e) LMTPU电极和商用凝胶电极在静态和挤压条件下在皮肤上的心电图结果。(f) 用水清洗前后LMTPU电极的阻抗。(g) LMTPU和凝胶电极在用水洗涤前后的心电图信号。(h) LMTPU电极一周心电图评估结果。(i) 具有不同握力的EMG信号。

来源:华算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