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100所学校获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称号,揭秘“上榜”秘诀

360影视 2025-02-10 09:25 2

摘要:近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名单的通知》,确定全省590所学校(幼儿园)通过2024年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认定,温州市100所学校上榜,为历年来上榜数量最多。看看现代化学校都有哪些要求,上榜又有什么秘诀?

近日,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名单的通知》,确定全省590所学校(幼儿园)通过2024年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认定,温州市100所学校上榜,为历年来上榜数量最多。看看现代化学校都有哪些要求,上榜又有什么秘诀?

七项并举建设现代化学校

浙江于2020年起启动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含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社区学校等6类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要以创建现代化学校为重要抓手,加快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引导学校建立尊重学生个体和追求群体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现代发展理念,建立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育人目标,建立与学校发展条件(师资、课程改革等)相一致的现代学校发展方式,着力破除以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的痼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那么现代化学校评估都有哪些标准呢?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主要分为七个方面。

校园环境:校园硬件设施满足现代化办学要求,建设智慧校园,拥有安全舒适的环境。办学理念: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面向未来。课程设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与时俱进,增强课程时代性、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落实“双减”要求。立德树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实五育并举,着力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师资队伍:注重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资源配置的优化、教师权益待遇的保障。教育改革: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索教育教学评价等各项改革,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服务社会:学校融入区域发展,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区群众,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有360所学校(幼儿园)通过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认定。

温州市新田园小学(新苗校区)

新田园小学分享上榜秘诀

温州市新田园小学(新苗校区)、瓯海区龙霞实验小学、乐清市丹霞路小学、平阳县鳌江镇滨江小学……在此次名单中,我市37所小学榜上有名,其中温州市新田园小学两个校区分别于2023年2024年通过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认定,他们有什么现代化学校建设秘诀呢?

温州市新田园小学创办于2011年秋,于2013年组建集团,现有新苗和会展两个校区。学校坚持“怀揣梦想,立己达人”的办学理念,聚焦学校发展的时代性、示范性和价值性,多维度开展定制型教育,提升教育改革的学习力、践行力和成就力。

温州市新田园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硬件设施来看,该校有设施完备的音乐、美术、科学、计算机、心理健康教育等专用教室,符合省现代化学校创建的办学条件。学校整体育人队伍结构优质,梯队明显,可塑性强;教师成长“蝶化工程”为每位教师提供成长支架与空间,为创建省现代化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温州市新田园小学(新苗校区)

“近年来,我们以‘新芯’智慧校园系统为核心,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该负责人提到,学校利用“ABC技术”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构建了集教学、德育、管理于一体的智慧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如,通过点阵笔等智能教学工具,实现精准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打造4C项目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核心素养。更有智慧体育引领健康管理新风尚,家校共育机制深化创新,“追梦少年”定制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激发学生潜能。此外,该校还依托“书香博士”阅读平台,打造“1+X+Y多元伴读”项目,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2021年新田园小学成为温州市素养为本“未来课堂”研究校,2023年成为鹿城区未来教育种子校,《重构学习:“三维五度”校本化作业的体系设计与事实》成为温州市“双减”优秀案例,三年来,有37位老师的282多项教育教学成果获得全国、省、市、区级荣誉,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鹿城区校本研修优秀校;有322名学生获得省市区级体育、艺术、科技、劳动等方面的奖励。

擦亮“好学温州”金名片

此次温州100所学校通过2024年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认定,是温州教育现代化建设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是“好学温州”建设促进学校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的缩影。

近三年来,市教育局优化校网布局,紧扣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市县两级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近三年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322个,新增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新增公办学位近10万个。2025年1月1日,《温州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该《条例》着力解决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刚性执行不力、科学配置不足等问题,这是浙江省在该教育领域的第一个地方立法。

温州率全省之先部署推进“两县创建”“县中崛起”等工程,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公办园、优质园在园幼儿占比均实现历史性突破性攀升;城乡“教共体”实现全覆盖,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断优化,未来乡村学校建设提质升级,其中企业外来用工子女入学便利化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等。温州市还高规格出台“礼遇优待”“尊师强教”等政策,加强财政资金、社会基金配套支持保障,升级构建市县乡教育基金网络。同时,完善教师分层分类研训提升平台,聚力打造“教育家型”校长、领军教师、乡村教师、班主任、研训员等人才队伍,近三年新增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数量均居全省第二。

市教育局持续五年将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持续发力推进。通过市县联动推进精准施策,市教育局全盘规划全市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年度计划,指导区县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经费支持和考核激励等制度建设;通过局校协同做好精准服务,组织教育评估专家通过动员培训、评估核查、调研指导、校际研讨等多形式,帮助学校对标对表认真梳理,查漏补缺整改提升;通过闭环治理实现精准赋能。系统总结市域现代化学校创建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科学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温州创建范式;同步加强现代化学校宣传,推进示范引领效应赋能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

以下为上榜学校(温州)名单:

来源:温州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