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春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0 11:10 4

摘要: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卯,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

《春分》

昼夜平分春之半,低温阴雨倒春寒。

海棠红艳木兰白,春菜鲜美竖蛋难。

《春分》(通韵)

昼夜平分春过半,低温阴雨倒春寒。

海棠红艳木兰雅,春菜鲜香竖蛋难。

【解析】

这首诗是2024年9月14日凌晨后子时0点多在广州写的。解析是上午巳时写的。

准确的说是9月13日前子时开始写的,从前子时写到后子时。但是我一般写的时间是诗写完的那个时间。

不论优劣,写出来就可以。

为什么写这首诗?

因为我想着写写十二生肖方面的诗词。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斗指卯,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

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后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部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在这时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

春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玄鸟至‌:玄鸟即‌燕子,春分时节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开始筑巢繁殖。雷乃发声‌:随着气温升高,天空中开始出现雷声,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始电‌:春分后的第五天开始出现闪电,这是天气转暖、雨量增多的表现。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低温阴雨倒春寒。

‌倒春寒的影响范围遍及我国南北方。‌

倒春寒是春季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月到5月。这一时期,如果北方频繁南下的冷空气或南方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气温下降至比常年同期偏低,且持续一段时间,就形成了倒春寒。这种天气现象对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南方,可能导致早稻烂种烂秧。在北方,倒春寒意味着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骤降;而在南方,倒春寒通常与低温阴雨相联系。因此,倒春寒的影响不仅限于某一特定地区,而是广泛存在于我国南北方地区,只是具体表现和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这时,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

春菜鲜美竖蛋难。

吃春菜。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在岭南一带,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的是嫩绿的、细细的植物,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竖蛋,也叫立蛋。“春分到,蛋儿俏”。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中华民族以竖蛋来庆贺春天的来临。因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

同时,立蛋也是端午节的习俗。因端午节当天太阳照射在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引力与地球引力互相拉扯,因而很容易就能使蛋达到平衡直竖在地上,所以立蛋便成为端午节孩童最佳的嬉戏项目之一。

最后,说说创作过程。

后两句改来改去的。最开始我写的是“海棠红艳木兰白,竖蛋祭祀吃春菜”。然后是“吃菜竖蛋放风筝,木兰洁白海棠艳”。然后是“海棠红艳木兰白,品味春菜玩竖蛋”。

“竖蛋难”最开始写的是玩竖蛋、竖蛋玩、滋养肝、护养肝等等。关于竖蛋,有说法认为,春分竖蛋是因为这一天地轴与黄道面构成了某种平衡,会更容易竖蛋。但这其实是伪科学,因为太阳对鸡蛋的引力相对于地球对鸡蛋的引力实在是太小了,所以春分竖蛋还是难,竖蛋要有技巧。

根据经验,应这样“春分竖蛋”:鸡蛋的表面其实是高低不平的,有许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间的距离在0.5—0.8毫米。

根据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个合适的“小山”支点,就能使鸡蛋竖立起来了。此外,生下后4—5天的鸡蛋,由于蛋黄素带松弛,蛋黄下沉,重心下降,更有利于鸡蛋的竖立。

来源:小标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