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力相差甚远的时候,精神力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观点基于立场,立场基于利益,天下熙攘,家国大事,皆为利。】
【实力相差甚远的时候,精神力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观点基于立场,立场基于利益,天下熙攘,家国大事,皆为利。】
1
谈李嘉诚,就不得不提三个时期的李嘉诚:
97以前的李嘉诚,97以后的李嘉诚,15年以后的李嘉诚。
特殊时期的香港,在97以前,英国人控制香港命脉,李老板跟着英国人后面跑,拿到了不少关系和资源。
97以后,李老板和中方关系友善,基于时代红利、政策红利同时加上内地急需的项目投资拉升GDP,李老板的实业集团,从商超、到地产,从港口码头到地皮,李老板在内地到处买买买。
最为“毒辣”的一笔投资,是李嘉诚在内地投资买地皮,囤地十年不动,坐等土地涨价然后抛售获利。
香港人都知道,李嘉诚在香港,绰号“李家城”,精明的投资商人,每一笔交易都在算计之中。
15年以后,国内出现三个地产大老板:
万达王老板,恒大许老板,香港李老板。
彼时,王老板海外不断扩展地产版图,布局全球,试图进一步壮大商业帝国;许老板无比自豪的喊出那句,“恒大账面上趴着3000亿,这样的企业要是倒闭了,那么这个世界真的是太疯狂了。”
不同于王老板和许老板的高调扩张,李老板开始收紧产业,相继抛售内地地皮、房产、商超套现。
进而,转投英国。
而后,英国自卡梅伦提出脱欧公投以来,国家经济一直不容乐观,伦敦金融城的地标建筑瑞银大楼也相继被李嘉诚父子囊括其中,甚至英国电信、电网产业,李老板也不断出手拿下。
以至于英媒BBC震惊发文:李嘉诚父子几乎买下半个英国。
从香港掘金起家,到内地吃红利套现,再到转投英国。
自始至终,李嘉诚都在应证张子强的那句经典台词:
“李先生,其实我们都是一类人,大家都是在抢,只不过是抢的形式不同而已。”
2
2006年,李嘉诚以340亿港币的价格向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出售和黄20%的股权,获利高达17倍于市盈率。
2015年,李嘉诚抛售港口40%股权,准备撤资香港,大量购入英国资产。
此次出售的部分港口股权,抛售对象是由四家中资国有企业组成的内地财团。
四家国有企业分别为招商局国际、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40%股权的交易,开价1600亿港币。
而据内部人士消息透露,港口的收购者反映李嘉诚的价格“开得太离谱”。
最终,这笔交易没有达成。
十年以后的今天,李嘉诚的长和实业拟定228亿美金,约合1770亿港币,打包出售43个港口80%股权,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
10年前,和记港口大约有20个,股权的40%,李老板卖给中方,要价1600亿港币。
10年后,长和实业43个港口,股权的80%,打包出售卖给老美,要价1770亿港币。
这等于是打了个五折折上折。
我很好奇一点,是李老板故意来恶心一波中方,还是中方的四大财团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连这228亿美金都掏不起。
舆论上的分列两个阵营,无外乎是“在商言商,逐利没错”,以及“家国情怀,大局为重”。
重点是,李老板到底有没有和中方开价,开价要了多少钱。
大公报、李嘉诚本人、中方、义愤填膺的大V们,似乎没有一个人,关注过这个话题。
这也是什么不能拿出来说的敏感词条吗?
3
再说到汉奸这个话题。
前面提到的三位地产大佬,最后的结局走向如何?
账面趴着3000亿的许老板,最后给中方留下了2.4万亿的债务,买到烂尾楼的业主,被恒大理财坑死的员工,会不会认为许老板是汉奸卖国贼?
许老板拉了一裤子的屎,最后是全民买单来帮他擦屁股。
王老板海外扩张基本宣告失败,最后都是打折出售,甚至于伤筋动骨地不得不大肆变卖国内万达广场,给融创接了盘。
融创欠了多少债,大家感兴趣的也可以去查一下。
潘老板更是变卖了国内200亿的资产,捐给哈佛3000万,然后带着他那诋毁英烈的儿子,一起拥抱自由女神像。
也就是说,这些大佬们最后的所谓爱国情怀、回国创业,实际上都是挣了钱先跑,留下烂摊子给中方收拾。
或者说,给广大人民群众收拾烂摊子。
如此说来,这些人,都是汉奸,真正劳民伤财的汉奸。
说到这里,顺便补充一句。
台湾出了两个牛B人物,一个黄仁勋,搞出了英伟达,一个魏哲家,是台积电的董事长。
这两个人,都选择了拥抱美国。
真要提到中美竞争,说到卡脖子,说到限制中方发展,一个李嘉诚、43个港口,还不至于有多大能耐。
英伟达和台积电,却是能够实打实的卡脖子。
日前,特朗普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称,“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的董事长暨总裁魏哲家是“商界最受敬重的人之一”,台积电将带着2000亿美元前来投资。
特朗普直接公开表示,如果台积电不这么做,“他们就必须支付非常可观的关税”。
真要说到“背刺”,台积电这2000亿美元的投资额进入美方,才是对中方真正的杀招。
很奇怪,这个致命一击的信息,在中文互联网,传播量却微乎其微。
关于李老板卖港口事件,胡总编昨日也发表了观点:
“我想劝长江和记的负责人,不妨挺起腰杆,勇敢与美国的威胁进行周旋。”
我也想表达一下我的一个观点。
“下一次,佩老太再次窜访台湾的时候,我想劝胡总编,不妨挺住起腰杆,用你的嘴和键盘,勇敢地把佩老太的飞机给打下来。”
4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是美方向李嘉诚施压,李嘉诚商人本性只顾赚钱,卖了爱国情怀换取美国护照。
实际上,目前的港口交易,只是协议,并没有落实,这笔买卖真要是做成,还有很多影响因素。
巴拿马政府要审批,香港那边也要审批,中方也可以利用《国安法》来干预交易,美国自然也会继续加压。
说白了,这个时候已经明牌了。
我个人更倾向于理解,是李嘉诚在向中方施压。
“你看,我是不得不卖,要不你们接手,出个好价钱,我赚了钱,你们拿下港口经营权,我也不用再顶住压力,最后来个双赢。”
从香港到英国到巴拿马运河,李嘉诚家族的核心,一直都是在强调家族利益。
咱跟一个商人,谈情怀意义不大,他只要钱,你能咋滴?
许老板倒是爱国讲情怀,咱不是被他坑惨了?
“我喜欢谈钱的奸商,钱只是数字,总归是算得清的,我真正痛恨的,是算不清的账。”
228亿美金的港口使用权,跟台积电的2000亿美元美国投资相比。
也就是鸡贼和国贼的区别。
5
最后,说一个影视人物,董建昌。
提到张志坚这个演员,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但是提到他演的三个角色,就无人不知了。
《大明王朝1566》里的小阁老严世蕃、《人民的名义》里的高育良书记、《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军阀董建昌。
第一次喜欢上张志坚老师,惊叹于他的高超演技,就是从董建昌这个人物开始的。
在剧中,杨立仁讽刺董建昌就是个“卖花布”的。
暗指他作为政治实用主义者,在各派之间灵活周旋、审时度势的政治策略。
这一隐喻既包含对他“见风使舵”的批评,也隐含对其务实智慧的认可。
董建昌像商人般将政治立场当作“期货”投资——讨袁护法时支持蔡锷,护法时期押注粤军,北伐时又选择老蒋,最终在解放战争中选择起义归顺我党,始终根据时局调整阵营以求利益最大化。
正如杨立仁评价,董建昌与瞿恩分别代表“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端,前者更能在乱世中保全家族。
所以说,董建昌只是鸡贼。
对于鸡贼类人物,我们只需秉持一个观点和立场:
留不下的追不回,带走了的别牵挂,勠力同心这种事,还是自己人靠谱一点,真要是离心离德了,骂几句打几鞭子,意义也不大。
最后,说一段历史。
48年小蒋搞币制改革,名曰挽救国民经济,实为逃离台湾做准备,用废纸金圆券套现老百姓手中仅存的黄金白银。
49年北平和平解放,蒋氏父子黄金白银装满了几架飞机准备跑。
起飞前,我党地下工作者询问上级,要不要机场截住,拦下这批黄金飞抵台湾。
伟人只说了一句:
“让老蒋把黄金带走,把民心给我们留下。”
从秦皇汉武,到清末明初,从四万万同胞,到14亿国民,中华民族能够走到今天,靠的从来就是“民心”凝聚力。
上下一心,无往不胜。拉回来几个鸡贼站队,还不如培养几个斗士。
张麻子打黄四郎,最后火拼的时候,汤师爷顶个鸟用。
来源: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