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功臣战士杜富国,妻子王静特招入伍可行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05 04:28 4

摘要:小伙子告诉王静,他很想拍摄一张俯瞰山顶的照片,可他的手机不小心摔碎了屏幕,怎么拍都找不到理想的效果。善良的王静听罢,主动用自己的手机拍了一张让小伙子满意的照片,然后加上小伙子的微信,把照片传给了他。

王静和丈夫来自同一个地方。

她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虽生长在乡村,却是村中首个考上大学的女孩。

某年,闲来无事的王静到一个名叫“太阳城”的县城公园游玩,被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搭讪。

小伙子告诉王静,他很想拍摄一张俯瞰山顶的照片,可他的手机不小心摔碎了屏幕,怎么拍都找不到理想的效果。善良的王静听罢,主动用自己的手机拍了一张让小伙子满意的照片,然后加上小伙子的微信,把照片传给了他。

两人就这样渐渐熟悉,慢慢确定恋爱关系,走入婚姻殿堂。

但不等王静享受太长时间愉快的婚姻生活,变故便发生了。

身为军人的丈夫在某次工作时发生意外,不仅身受重伤,经历数次抢救,而且失去双手和双眼。

消息传到王静的耳中,谁也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姑娘究竟是如何承受住这个噩耗。

她赶到丈夫所在医院,日夜陪伴在丈夫的身边,细心照顾着他。

有采访过王静的媒体悄悄拍摄下一张照片:年轻的小伙子极力抬起没有右手的手臂,行了一个板正的军礼;王静默默守护在一旁,双眸里充满忧郁和爱恋。

她没有因为丈夫的残疾而心生嫌弃,反倒愈加心疼丈夫。

每个早上,王静皆会早早起床,同丈夫一起吃早餐、散步,再跟着丈夫去复健室看着丈夫坚强训练。

医生向记者透露,自从王静来了医院,就几乎没有离开过。

她日复一日照料丈夫,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只穿着那么一件外套。王静丈夫的情况不甚理想,失明加上听力下降、双上肢功能障碍等问题令他在日常如厕、洗漱、吃饭等方面,都必须依赖他人,而这个“他人”,即是王静。

当记者向王静问到她的丈夫的情况时,习惯沉默寡言的王静说了两件事:医院拼尽全力救治丈夫,使得丈夫有了对部分数字、字母等识别训练的机会。

当训练效果初步显见,丈夫第一个写下的就是她的名字。

丈夫还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进行残肢活动度等训练,能分辨物体的大小、温度等方面后,丈夫亲自将两支康乃馨赠予医生,将一朵玫瑰花递到王静手上。

王静说:“丈夫失明前,他的眼睛非常漂亮,笑容极具感染力。这几个月,我全程目睹他的努力与坚强,受到很大鼓舞。”

或许正是王静的不离不弃,触动许多网友,令网友不禁问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等功战士的妻子,王静是否也能特招入伍,解决他们家庭的某些问题?根据相关条例,王静入伍的可能性不大,可随军照顾丈夫的几率却很大。

那么,王静的丈夫到底是谁,他又有着怎样的英雄事迹?

01,死里逃生永不言悔:他说,从踏入雷场那一刻,便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王静的丈夫叫杜富国,生于1991年,是一个很有主见的男孩。

他的学习成绩算不上好,文化底子比较薄弱,2010年入伍后,许多字都不会写,只会用拼音答题,第一次考试仅仅考了32分,排名倒数第三。

可杜富国并未就此摆烂,反而开始发愤图强,努力考到99分,成功当选训练尖兵。

在父亲杜俊的印象中,杜富国就是一个没读多少书,在同龄孩子中较为听话孝顺的孩子。

2015年,听说部队将组建扫雷大队后,杜富国心生向往,特地打电话回家,询问父亲的意见。

杜俊没有多说,只告诉儿子:“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去规划。”

杜富国听罢,转身便给上级递交申请书,主动请缨加入扫雷大队。

他说:“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衡量的唯一标准就是真正为了国家做了什么,为百姓做了什么……我能感受到,这即是我的使命。”

同年,杜俊到部队看望儿子,惊讶发现昔日不喜欢读书的儿子竟抱着一本书在苦读。

杜俊打趣儿子:“你上学的时候,要是这么努力,可能就不会考不上高中了。”

杜富国“嘿嘿”一笑,回答父亲:“我看这些,是学来保命的!”

在杜富国勤奋拼搏下,他如愿成为“扫雷尖兵”,所有训练考核科目全部为优秀。

2018年9月,杜富国部队所在驻地附近发生特大泥石流,12名学生不幸被困在教学楼。

杜富国不顾自身安危,冒着危险,逐个将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

敬老院同样有老人被困,杜富国再次与战友们跳入泥浆,组成人墙,把老人们挨个平安救出。

2018年10月,杜富国又和战友们来到坝子雷场,换上10余公斤的防护服,进行扫雷作业。

中途吃过一顿简单的午饭后,杜富国与战友艾岩发现一颗地雷,排除转交班长不久,再一次发现一颗比较危险的手榴弹,弹体部分裸露在外,被大树阻挡大半,杜富国和艾岩判断,树根可能存在“雷窝”。

他们急忙向班长汇报情况,接到“探查是否存在诡计设置”的任务,再次回到手榴弹所在地。

杜富国照旧用命令的口吻对艾岩道:“你退后,离我远一点,让我来。”

艾岩听话退到距离树根2米左右的地方,尚未站稳,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便随之响起。

一片火光黑烟中,艾岩隐约看到杜富国的身体向左后倾斜了一下,帮他挡住部分冲击波和弹片。

艾岩的脑海瞬间变得空白,整个人懵了。

阵阵耳鸣声中,闻声赶来的战友们团团围住艾岩,好似在和他喊着什么,但艾岩完全听不见,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着。

班长向杜富国跑去,见到半仰躺的杜富国整个人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不由沉默片刻。

那个时候,杜富国仍旧清醒,他小声请求班长:“能不能帮我脱掉鞋子?”

班长事后猜测:杜富国可能是双手没了知觉,才想脱掉鞋子,感受一下双脚。

战友们迅速抬来担架,把杜富国与艾岩送入县城医院。

因为杜富国的伤势相当严重,县城医院难以医治,所以医生们又紧急把杜富国转移到解放军医院。

杜俊等亲属与王静同日赶到。

看着丈夫蒙着的双眼流有液体,王静悲痛不已。

她找了许多人,不停问对方是否有认识的眼科医生,能不能再救救杜富国的双眼?王静哀声强调:“他真的十分热爱扫雷这个行业。”

可惜,王静的希冀还是未能实现。

02,坚韧自强奋斗不止:他说,哪怕从零开始,只要坚持,就会进步

杜富国住院治疗期间,亲属与医生等人下意识向他隐瞒他的真实伤情,只说他的双手和双眼暂时被蒙上厚重的纱布,等拆了,就恢复了。

但杜富国并未相信大家善意的谎言,他对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他再也没有双手和双眼了。

严重的身体残疾,没有击垮杜富国的信念,在步入扫雷场的那一刻,他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部队领导赶到医院安慰杜富国,杜富国笑笑,反过来劝说领导:“别担心,没事儿,我能挺住。”

他咬紧牙关,承受巨大痛苦,完成一系列康复训练,从不会吃饭到自己吃饭、从不会走路到独立行走……杜富国仿佛回到幼儿时代,又经历一遍日常学习的过程,突破生活自理能力的极限。

2018年11月末,杜富国荣获一等功奖章。

可他把荣誉看得很淡,说荣誉属于整个扫雷大队,他仅是当中一个代表而已。

也曾有人好奇问杜富国,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杜富国笑着回答:“我有两个心愿,一是上大学,二是当一名播音员。”

2019年,杜富国受邀去贵州大学作报告,更加坚定渴望上大学的梦想。依照自己的情况,杜富国选择了贵州大学的成人教育。

校方特别重视此事,专门派教师去重庆为杜富国授课。

在老师和杜富国的共同奋斗下,2022年7月,杜富国成功拿到贵州大学成人教育大专文凭。

虽然函授课程无需提交论文,但每门课程皆需要考试。

考试时,杜富国打开录音摄像,口述答案,拜托战友书写记录,顺利通过十余门课程的考核。

网友们得知此喜讯,纷纷在社交平台祝贺杜富国“毕业快乐”,祝福他的下一段旅程更加精彩,说杜富国是“排雷英雄”,是他们的榜样与骄傲。

其中有位有幸与杜富国同一个学校参加毕业典礼的网友表示,看着被人搀扶着走上讲台的杜富国,听着他那充满激情的发言,他的双眸不禁湿润,内心满是尊敬和佩服。

与此同时,在相关人士的帮助下,杜富国同样达成了他的“广播梦”。

他站在南部战区陆军机关特地为他购置的播音设备前,口齿清楚,满腹深情地讲述自己的参军扫雷故事,讲述康复过程。

他说:“虽然我的播音水平并不专业,但就像当初学习扫雷一样,哪怕从零开始,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进步。”

他感谢那些关心他的人们,反复强调会努力打造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听众们。

杜富国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现属于中国军人的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榜样!

2022年春节,杜富国回到熟悉的故土,同家人们一起共度春节。

他是家中排行最长的孩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大弟杜富民投身医疗行业,是其中青年骨干;小弟杜富强追随哥哥的步伐,亦入伍当兵,去了边疆戍边;唯一的妹妹杜富佳则曾冲在新冠抗疫最前线,支援过武汉,如今扎根乡村,驻守振兴乡村最基层。

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光荣之家”,从小接受父母的谆谆教诲,同父母感情深厚。

由于那年春节,刚好是母亲的生辰,故而杜富佳挺身而出,担负起大厨的职责,烹制出一道道继承母亲手艺的美味佳肴,杜富民与杜富强兄弟来回于厨房,不停端出一盘盘好吃的菜品,冷热交替,叫人应接不暇。

鞭炮声响起时,全家人围坐在桌前,挨个嘘寒问暖。

他们聊到从前,妈妈说:“我们夫妻性格要强,对孩子管教严格,让他们早早自食其力。大人忙碌时,他们也不能闲着,必须帮大人做些什么,受了不少委屈。”

杜富佳满怀感触地接话:“小时候,我们跟在父母身后学做农活,妈妈每天还会叮嘱我们学习,真的十分辛苦,可正是如此,我们才学到很多,为成长与独立奠定了基础。”

他们兄妹四人分别向父母送上祝福红包,希望爸爸妈妈日后别再那么操心,好好保重身体。

他们亦彼此承诺,会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在彼此的身边,享受更多美好的时光。

最后,妈妈举起酒杯,叮嘱儿女们:“希望你们在各自岗位敬业用心,把工作做好!”

同年9月,人民大学传出好消息,道是杜富国出任“荣誉辅导员”,将为2022级新生带来特殊一课,讲述他的故事。

杜富国告诉记者:“和学生们在一起,很开心,他们好像我的战友,一点儿都不会感到劳累。”

他鼓励学生们:“加油在青春赛道上奔跑,别辜负美好的韶华!”

此外,经过3年精心治疗与康复训练的杜富国顺利出院,重回军营。

他表示,自己会保持重逢姿态与乐观心态,不负时代,继续拼搏!

他照常参加训练,并在一天任务完成后,用笔一字一句记录当日心得。

杜富国说,他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崭新姿态迎接更好地未来。

2023年,杜富国家中又有喜讯传出。

杜富佳在社交平台公布哥哥喜得麟儿,并分享了相关照片。

从照片中能看到,杜家祖孙三代出现在同一个画面,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因为失去双手,杜富国很难独自抱住孩子,只能依靠别人的帮助,让孩子勉强靠在自己的肩头。

他微微侧首,轻轻亲吻孩子的额头,看上去无比开心。

小家伙嗷嗷大哭,未曾看清爸爸的模样。

相信未来,随着他的年纪增长,家人会向他讲述爸爸的事迹,他也会把爸爸当作永远的榜样,崇拜着爸爸。

他的到来,令杜家有了新的希望,而杜富国的故事,杜家的故事也在继续着!

参考来源:

《士兵的微笑》

《27岁云南扫雷战士突遇爆炸失去双手双眼,至今不知真实伤情》

《大家好,我是“播音员杜富国”》

《“忠孝难两全……” 除夕夜,母亲这样嘱咐杜富国四兄妹》

《杜富国在人民大学有了新岗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悦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