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下乡记丨乡土女能人编出“指尖经济”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1 03:01 4

摘要:分线、配色、钩织、组装……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甘肃陇南成县小川镇小川村的西狭巧手坊内却暖意融融,巧手坊负责人周东芳正和她的姐妹们“联合作战”,赶制订单。大家手法娴熟、有说有笑,不大一会儿,一堆形色各异的毛线和铁丝就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西狭巧手坊。宋海涛 摄

分线、配色、钩织、组装……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甘肃陇南成县小川镇小川村的西狭巧手坊内却暖意融融,巧手坊负责人周东芳正和她的姐妹们“联合作战”,赶制订单。大家手法娴熟、有说有笑,不大一会儿,一堆形色各异的毛线和铁丝就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草莓花一束是四个红色一个绿色,然后再搭配小黄花。”在指导徒弟们制作时,周东芳已麻利地缠好了一枝花。“很多合作商家对我们的编织品很满意,一次下单几百上千,都有点供不应求了。”周东芳笑着说起她的“烦恼”。

从最开始单纯喜欢钩编技艺,到后来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创办自己的手工编织作坊,周东芳的手工编织作品也由原来的自家日用品,逐渐成为省市县点名的展品,还畅销线上线下。一步步走来,周东芳的身份不断增多:编织爱好者、村妇联主席、优秀乡土人才、村委会副主任、全省“陇原巧手”培训师等等。尽管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周东芳始终怀揣着初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居家留守妇女有事可做。

由于编织手艺工作简单、上手快,就业方式灵活,周边村镇的留守妇女、陪读家长、残疾人都纷纷加入其中。

“手工编织我之前就会一些,东芳给我们培训一下,让我们把编织材料拿回家做,有时间也可以到手工作坊来,做完交货就行了,顾家看娃啥的都不耽误,手快的话,一个月能挣1500多元哩。”正忙着组装花枝的村民潘丽丽高兴地说。

大小花束、可爱玩偶、毛线盆栽……推开周东芳西狭工艺坊的门,展示架上几千种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毛线手工编织品映入眼帘,花朵层层叠叠、高雅大方、色彩柔和,仿佛能闻到花香,令人沉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周东芳的精美手工编织艺术品也被“搬”上网络平台,搭乘电商“快车”发往全国各地,有的甚至远销海外,成为备受消费者青睐的网红产品。

“目前,我们线下已吸收了100多名妇女编织花卉、玩偶等手工艺品。线上通过小红书发布编织视频教程700条,发展线上供货人员400多人,产品在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多家电商平台销售,线上线下销售年产值可达200万元。产品也先后发往浙江、香港、台湾等地,同时还和浙江义乌的外资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说起发展情况,周东芳如数家珍。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谈及新一年的打算,周东芳目光坚定。“今年的目标是扩建厂房,改造布置新展室,为更多妇女群众提供就业平台,带动更多有理想、有技艺的巧手们实现在家就业,变‘指尖技艺’为‘指尖经济’”。

周东芳手工编织的创业故事仅仅是全县众多乡土人才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成县始终把乡土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不断加大对各类乡土人才的扶持力度,通过“人才+产业”模式,引导人才带头创业就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示范带动效应,有效实现“人才链”赋能“产业链”,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

作 者 | 通讯员 宋海涛

编 辑 | 刘琼

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者;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微信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

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欢迎投稿

网站投稿:tougao@dxscg.com.cn

报纸投稿:xcgbbtg@163.com

来源:乡村干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