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修车30年不收钱 镇上百姓暗中相助 六旬生日惊喜让他老泪纵横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05:09 5

摘要:外面下着毛毛雨,春天的雨不冷不热,打在身上像是被人轻轻拍了一下。王师傅的修车铺子搭着块蓝白相间的彩条布,雨水顺着布边往下滴,汇成一条小溪,流向路旁的下水道。

外面下着毛毛雨,春天的雨不冷不热,打在身上像是被人轻轻拍了一下。王师傅的修车铺子搭着块蓝白相间的彩条布,雨水顺着布边往下滴,汇成一条小溪,流向路旁的下水道。

这是个不起眼的修车铺子,门口挂着块褪了色的牌子,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修车”两个字。牌子是王师傅二十多年前自己刷的,那时候刷子上掉了几根毛,字刷出来不太好看,但王师傅觉得够用就行,一直没换过。

修车铺子里满是零零散散的工具,一把生了锈的扳手,几个大小不一的轴承,还有几个摞在一起的旧轮胎。角落里放着个收音机,天线上挂着个红色的小挂饰,是王师傅孙女去年春节送他的。收音机播着戏曲,断断续续的,信号不太好。

老刘推着辆自行车进来,车胎瘪了,车链子也掉了。

“王师傅,又来麻烦你了。”老刘把车子靠在墙边。

王师傅正在摆弄一个车闸,闻声抬头,摘下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镜,“来了啊,先坐,我把这个修好就给你看看。”

老刘找了个小板凳坐下,从兜里掏出烟,递给王师傅一根,“抽根烟?”

王师傅摆摆手,“少抽点,对身体不好。”

“你这人,就是太实在,一天到晚就知道给人修车,自己也不知道歇歇。”老刘自顾自点上烟,透过烟雾打量着王师傅。

王师傅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袖口和领子都磨出了毛边,膝盖那儿有块油渍,怎么也洗不掉了。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像是被岁月刻上去的河道,深深浅浅。

“闲着也是闲着,做点事还能动动手脚,血气通畅。”王师傅笑了笑,露出两颗有些发黄的门牙。

老刘吐了口烟,“你这人啊,就是太不计较。修那么多车,也不收钱,你说你图啥?”

“图个心安呗。”王师傅低下头,继续摆弄手里的东西,“咱们小镇上的人,哪个不不是辛辛苦苦过日子的。能帮就帮一把,举手之劳。”

老刘看着王师傅粗糙的手,上面全是黑色的油污和深浅不一的伤疤,知道再说也是白说,便不再劝了。

修车铺对面是小学,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像一群小鸟似的飞出校门。几个孩子推着自行车经过修车铺,朝里面喊:“王爷爷,我们放学啦!”

王师傅抬头,笑着朝孩子们挥挥手,“慢点骑,路滑!”

其中一个男孩停下来,“王爷爷,我车铃又不响了。”

“过来让我看看。”王师傅放下手里的活,接过男孩的自行车,熟练地调整了一下车铃。

“叮铃铃——”车铃又恢复了清脆的声音。

“谢谢王爷爷!”男孩欢欢喜喜地接过车子。

王师傅从兜里摸出两颗水果糖,塞到男孩手里,“拿着,和同学分着吃。”

等孩子离开后,王师傅才转身继续修老刘的车。老刘看着这一幕,暗自摇头。

“你啊,就知道对别人好,也不知道对自己好点。你那个收废品的侄子呢?怎么不见他来看你?”

提起侄子,王师傅的眼神暗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如常,“他忙,生意做大了,城里开了个废品回收站,哪有时间回来啊。”

老刘撇撇嘴,没再接话。大家都知道,王师傅的侄子王小东当年借了王师傅不少钱创业,后来生意做大了,却再也没回来看过这个老实巴交的叔叔。

王师傅低着头,专心致志地修着车子,仿佛刚才的话题从未存在过。修好车链,打气补胎,动作麻利,一点也不像年近六旬的老人。

“好了。”王师傅拍拍车座,示意老刘可以推走了。

老刘掏出钱包,“这次多少钱?”

王师傅摆摆手,“都是街坊邻居,说这个干嘛。”

“不行,这次必须收钱。”老刘坚持道。

“不收,下次买点油来就行。”王师傅转身去拿工具,表示话题已经结束。

老刘知道王师傅的脾气,只好把钱放回兜里,推着车子走了。临走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正在收拾工具的王师傅,心里有些发酸。

修车铺隔壁是李婶开的小卖部,卖些日常用品和零食。李婶是个寡妇,十年前丈夫出车祸去世,留下她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那时候儿子才十岁,正是上小学的年纪,自行车坏了,总是王师傅免费修。有时候李婶手头紧,连买米的钱都没有,王师傅还会悄悄地塞给她一些钱,说是提前买些东西,等发了工资再送过来。

后来李婶的儿子考上了城里的大学,每次放假回来,都会特意到王师傅的修车铺坐坐,给他带点城里的特产。李婶总说,没有王师傅的帮助,她儿子可能就辍学了。

“王师傅,喝口水。”李婶端着杯热茶走过来,放在王师傅手边的小桌上。

“谢谢啊,李婶。”王师傅接过茶,小口喝着。

“明天是你六十大寿,有什么安排没?要不要去饭店吃顿好的?”李婶靠在门框上,随口问道。

王师傅愣了一下,好像才想起来明天是自己的生日,“没想这么多,就和平常一样。”

“哎,你这人,也太不会享受了。六十大寿,总得热闹热闹吧?”李婶有些着急。

“我这人不喜欢热闹,过得去就行。”王师傅笑笑,眼角的皱纹堆起来,像一把小扇子。

李婶欲言又止,看了看手表,“那个,我得回去看店了,你记得把茶喝完。”说完,匆匆地走了。

王师傅望着李婶的背影,心里泛起一丝暖意。这些年,镇上的人对他都很好,有时候会送些自家种的蔬菜水果,过节的时候还会送些糕点。虽然他一直拒绝收钱,但大家都想方设法地表达感谢。

雨停了,天边露出一道彩虹。王师傅走出铺子,抬头看着这道七彩的光芒,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她生前最喜欢看彩虹,每次看到都会说,彩虹是老天爷给好人的奖励。

王师傅的妻子去世已经十五年了,得的是肺癌。那时候侄子王小东刚刚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王师傅夫妻俩没有孩子,就把侄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疼。

妻子去世那年,王师傅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他本想着攒钱给侄子买套房子,但最后钱都花在了妻子的医药费上。妻子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小东还小,你要多帮帮他。”

王师傅遵守了承诺,变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又东借西凑了一笔钱,帮侄子开了个小型废品回收站。那时候,他就做了决定,今后修车不再收钱,只当是替妻子行善积德。

这一干就是三十年。

晚上,王师傅关了铺子,回到家里。他住在镇子边上的一间小平房里,两室一厅,简单又整洁。客厅墙上挂着妻子的黑白照片,照片下方摆着一盆长寿花,是王师傅精心照料的,已经开了好几年了。

王师傅打开冰箱,里面只有几个土豆和半棵白菜。他拿出来,简单地炒了一个土豆丝,又烧了碗白菜汤,就着昨天剩下的馒头,算是晚饭。

吃完饭,王师傅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随便找了个频道看着。电视里正播着一部家庭伦理剧,讲的是子女如何孝顺父母的故事。王师傅看了一会儿,不自觉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里藏着一张发黄的照片,是他和妻子年轻时的合影。

“如果你还在,明天我们就能一起过六十大寿了。”王师傅轻声说着,像是在和妻子对话。

不知不觉,他在沙发上睡着了,梦里还在修着自行车。

第二天一早,王师傅像往常一样起床,简单洗漱后,吃了两个馒头就出门了。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走到修车铺时,王师傅发现门口停着几辆三轮车,车上装满了桌椅。几个年轻人正在卸东西,看到他来了,都笑着打招呼。

“这是干嘛呢?”王师傅一头雾水。

“王师傅,生日快乐!”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王师傅转身,看到李婶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大蛋糕。

“今天是您六十大寿,我们给您庆祝一下!”李婶笑着说。

王师傅这才反应过来,“不用这么麻烦,真的…”

话还没说完,就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向这边走来。有推自行车的老刘,有刚放学的小学生,有经常来修电动车的年轻人,还有镇上的理发师、豆腐店老板、米店老板娘…几乎镇上所有人都来了。

“王师傅,生日快乐!”

“王爷爷,祝您长命百岁!”

大家七嘴八舌地祝福着,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礼物。有的带来了亲手织的毛衣,有的带来了自家种的蔬菜,有的带来了刚出锅的糕点…

王师傅站在那里,一时间不知所措。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生日会有这么多人来庆祝。

李婶的儿子小李从人群中走出来,他现在已经是城里一家公司的工程师了。

“王叔叔,这是大家一起给您准备的礼物。”小李递给王师傅一个精致的盒子。

王师傅接过盒子,颤抖着手打开。里面是一块金色的手表,表盘上刻着”感谢王师傅三十年无私奉献”的字样。

“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王师傅连连摇头。

“您必须收下。”小李坚持道,“这是镇上所有人的心意。您这些年修车不收钱,帮助了多少人啊。我上学那会儿,要不是您免费修车,我妈可能都交不起我的学费。现在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好好感谢您。”

王师傅看着眼前这个曾经的小男孩,已经长成了一个挺拔的青年,心里满是欣慰。

这时,镇长也来了,他拿着一个红色的证书。

“王师傅,这是我们镇上特别颁发给您的’爱心模范’证书,感谢您三十年来对镇上居民的无私帮助。”

王师傅接过证书,手都在发抖。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得到这样的认可。

“对了,还有一个惊喜!”镇长笑着说,然后朝人群后面挥了挥手。

人群分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王师傅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多年未见的侄子王小东。

“叔叔…”王小东站在王师傅面前,眼圈有些发红。

王师傅愣住了,他没想到侄子会出现在这里。

“叔叔,对不起,这些年我一直没回来看您。”王小东声音哽咽,“我…我不是个好侄子。”

王师傅摇摇头,“你有自己的生活,叔叔理解。”

“不,您不知道。”王小东深吸一口气,“其实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您,每个月都会偷偷给李婶钱,让她照顾您。我知道您脾气倔,不会接受我的帮助,所以只能这样做。”

王师傅转头看向李婶,李婶点点头,证实了王小东的话。

“今天是您六十大寿,我特意从城里赶回来。”王小东从口袋里拿出一把钥匙,“这是我在镇上新买的房子钥匙,就在学校旁边,以后您就住在那里,再也不用住那间破平房了。”

王师傅接过钥匙,手心里全是汗。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感觉一股暖流从心底涌上来。

“叔叔,您为我付出了太多,是时候让我来照顾您了。”王小东说着,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王师傅看着侄子,突然想起了妻子临终前的嘱托。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侄子的肩膀,“你长大了,有出息了,叔叔替你婶婶高兴。”

这时,李婶的儿子小李走上前,“王叔叔,我们还筹集了一笔钱,给您开了个新的修车铺子,就在新房子旁边。设备都是全新的,您以后可以继续做您喜欢的事。”

王师傅听着,眼眶湿润了。他环顾四周,看着这么多熟悉的面孔,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真诚和感谢。

“谢谢…谢谢大家…”王师傅的声音哽咽了,他想说更多,但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

李婶递给他一张纸巾,“别哭啊,王师傅,今天是您的大日子,应该高兴才是。”

王师傅擦了擦眼泪,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我只是…只是太感动了。没想到自己做的这点小事,大家会记在心上。”

“您这哪是小事啊,”老刘在一旁说道,“咱们镇上,哪家没受过您的恩惠?我算过,这三十年,您至少修了上万辆车了,从不收一分钱。您的心意,大家都记着呢。”

此时,孩子们围成一圈,开始唱起了生日歌。清脆的童声在空气中回荡,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王师傅站在人群中央,感受着这份来自四面八方的爱与关怀。他想起了妻子生前常说的话:“人活一世,不求大富大贵,但求问心无愧。”

这一刻,王师傅明白了,自己这三十年,虽然没有赚到钱,但却赚到了最珍贵的东西——人心。

在众人的欢笑声中,王师傅深深鞠了一躬,这一躬,是对大家的感谢,也是对自己六十年人生的致敬。

当他直起腰,眼泪再次夺眶而出,这次,他没有擦拭,任由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因为他知道,这是幸福的泪水,是感动的泪水,是值得流的泪水。

“谢谢…真的谢谢大家…”

王师傅的声音被喧闹声淹没,但每个人都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那笑容比阳光还要明亮,比彩虹还要绚烂。

在这个小小的镇子上,一个普通修车师傅的六十大寿,成为了最温暖、最动人的日子。而王师傅的故事,也将继续在这个小镇上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最爱讲述的温馨故事。

来源:可怜桃李断肠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