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酱油圈炸了锅。千禾味业的“千禾0”商标被网友扒得底裤都不剩,有人骂它是“年度最佳诈骗商标”,有人晒出检测报告狂喷“说好的零添加呢”,更有人直接冲到超市把酱油瓶怼到镜头前:“这‘0’到底啥意思?给我翻译翻译!”
最近酱油圈炸了锅。千禾味业的“千禾0”商标被网友扒得底裤都不剩,有人骂它是“年度最佳诈骗商标”,有人晒出检测报告狂喷“说好的零添加呢”,更有人直接冲到超市把酱油瓶怼到镜头前:“这‘0’到底啥意思?给我翻译翻译!”
消息来源:极目新闻
但你知道吗?就在全网围攻千禾时,其他酱油厂商的直播间里,主播们正扯着嗓子喊:“咱们的零添加绝对不玩虚的!现在下单还送蚝油!”这场看似正义的讨伐,背后可能藏着更大的生意。
事情要从今年3月说起。某测评机构买了13瓶标着“零添加”的酱油,结果12瓶检出重金属镉,7瓶有总砷。千禾某款高端酱油的镉含量0.011mg/kg(国标上限是0.1mg/kg),直接成了流量靶子。
但真正让网友破防的不是检测数据,而是包装上那个刺眼的“千禾0”——这货压根没写“零添加”三个字!品牌方回应更绝:“千禾0是商标,和零添加没关系,要看配料表哦。”
翻译成人话就是:
- 网友:“你商标写着0,不就是暗示零添加?”
- 千禾:“我可没说,是你们自己想多了。”
- 同行:“对对对!就它家最会玩套路!”
1. 注册的不是商标,是消费者的脑回路
查查天眼查就知道,“千禾0”商标早在2021年就注册成功。但妙就妙在:千禾过去三年铺天盖地宣传“零添加”,直播间里主播拿着“千禾0”酱油瓶狂吹“我们家什么都不加”,广告片里大字写着“0添加,吃得放心”。
这就好比有人天天穿白大褂在药店门口晃悠,等你去问“您是医生吗”,他微微一笑:“我卖的是白大褂。”
2. 全行业都在玩的“消消乐”游戏
你以为就千禾会玩这招?看看这些骚操作:
- 某品牌“零蔗糖”饮料,偷偷加了结晶果糖
- 某网红“零防腐剂”辣条,用酒精当防腐剂
- 某大牌“零添加”酱油,配料表躺着“酵母提取物”
这些企业早把《广告法》研究透了——只要不在包装上写死“绝对零添加”,用个“0”符号、搞个绿色包装、请专家站台说“现代工艺不需要添加”,就能让消费者自动脑补出“纯净无污染”的画面。
1. 检测机构的神补刀
这次检测最狠的不是查出重金属,而是揭穿了“零添加”的皇帝新衣:
- 13款“零添加”酱油全检出谷氨酸钠(味精)
- 7成产品用酵母提取物代替味精
- 某品牌酱油的“零添加”指:没加防腐剂,但加了5种增鲜剂
这就好比:
- 宣称“绝对不家暴”的男人,天天带你去拳击馆“玩”
- 标榜“零农药”的蔬菜,种在被污染的土地上
- 号称“零作弊”的学生,考试时带着智能手表
2. 原料界的“甩锅大战”
面对质疑,厂商们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话术:
- “重金属是土壤里自带的”
- “谷氨酸钠是发酵自然产生的”
- “酵母提取物不算添加剂哦”
但没人告诉你:
- 采购廉价大豆可能来自污染产区
- 缩短发酵周期要靠化学手段
- “非转基因”标签比非转基因大豆还贵
1. 同行才是真“黑手”
就在千禾被骂上热搜当天,某酱油品牌紧急上线“真零添加科普直播”,另一家连夜发海报“我们的0代表零套路”。更魔幻的是,某测评账号突然放出半年前的老视频:《十款真正零添加酱油推荐》
这剧情眼熟吗?
- 牛奶企业互揭“添加剂黑料”
- 手机厂商互怼“跑分造假”
- 网红餐厅互爆“料理包内幕”
2. 自媒体赚足流量饭
某财经博主上午发视频《千禾暴雷!零添加都是骗局》,下午直播带货其他品牌酱油;某测评机构把检测报告拆成10段短视频,每条都打上“千禾翻车”标签;甚至连情感博主都来蹭热点:“选酱油就像选男人,标榜零添加的最会骗人!”
1. 食品界的“绝对零度”不存在
中粮集团专家说过大实话:“别说酱油,就算自家腌的酸菜都可能检出亚硝酸盐。”现代食品工业早就是条复杂产业链:
- 大豆从地里出来就带着重金属
- 小麦运输可能沾染霉菌
- 就连矿泉水都难保绝对纯净
2. 消费者掉进“完美陷阱”
我们被商家驯化出两种极端心理:
- 看到配料表超过3行就扔(哪怕那是维生素)
- 见到“零添加”就无脑冲(哪怕卖贵3倍)
结果就是:
- 某品牌用3种防腐剂替代1种“高风险添加剂”
- 某网红食品把1克糖拆成5种代糖
- 某婴儿辅食标榜“零添加”,却含超高钠
1. 把商标当“渣男承诺”看
- 看到“0”先查商标分类(可能是卫生巾或化肥)
- 遇见“零添加”直接翻配料表倒数第三行(藏着小心机)
- 发现“非转基因”立马看价格(溢价够买三斤猪肉)
2. 学会和添加剂“和解”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早就说过:“合法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
- 防腐剂阻止你食物中毒
- 抗氧化剂让坚果不长霉
- 增稠剂让冰淇淋更顺滑
与其妖魔化添加剂,不如警惕那些把“零添加”当涨价比的商家。
3. 认清自己的“人设”
- 月入3千别硬磕50块/瓶的儿童酱油(营养差异不够一顿肉钱)
- 996打工人不必追求“绝对纯净”(熬夜点外卖更伤身)
- 真讲究人群直接买酿造许可证(在家自酿酱油三年起)
千禾股价跌了,消费者信心崩了,同行趁机抢市场了,自媒体流量吃饱了。但没人注意到:超市货架上,所有酱油瓶都悄悄把“0”印得更大了。
下次再看到“零添加”时,不妨冷笑一声:“哟,又来收智商税了?”毕竟在这个魔幻时代,我们防得住酱油里的添加剂,却防不住商家脑子里的“添加技”。
来源:博学多才的流年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