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米村拌饭最初进入大众视野,源于其3元穷鬼套餐引发的热度。那段时间,打工人中兴起了一场“放下脸面,多吃赠品”的风潮,他们舍弃了精致的饮食方式,纷纷选择前往米村拌饭就餐。
多年以前,这家饭店以“预制菜”出现在大众视野,大家纷纷抵制,而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开始对这家饭店开恩了,这是为何?
如今的“米村拌饭”一年狂开350家,一家店日营业额超2万元,开1000家门店,老乡鸡花了18年,乡村基用了24年,米村拌饭只需要7年。
米村拌饭最初进入大众视野,源于其3元穷鬼套餐引发的热度。那段时间,打工人中兴起了一场“放下脸面,多吃赠品”的风潮,他们舍弃了精致的饮食方式,纷纷选择前往米村拌饭就餐。
打工人还研究出了新的吃法,只需花费3元点一份白米饭,再搭配免费提供的海带汤和免费泡菜,并且米饭吃完后,只要敢于开口,就能无限续加,这样一来,一顿午饭仅需3元就能轻松解决。
倘若觉得这样的搭配不够丰盛,还可以多花些钱,花9元就能点一份儿童金枪鱼拌饭,这份饭里有米饭、鱼肉和蔬菜,再加上免费的海带汤,对于追求实惠的人来说,这已然算得上是穷鬼版的满汉全席了。
在网络传播的影响力以及信息茧房的作用下,众多网友都汇聚到米村拌饭,并且还创造出了不少独特的吃法,将米村拌饭的“拌饭”特色发挥得极为充分。
然而,很快就有人察觉到米村拌饭出餐速度极快且价格较低的原因,是因为它使用的大多是预制菜,甚至有人称米村拌饭为预制菜行业的“祖师爷”。
对于自己使用预制菜这一情况,米村拌饭表现得相当坦诚,没有刻意隐瞒。如果顾客要求服务员在做饭时多放点盐,那不好意思,因为调料包的量是固定的。
在店内就餐时,服务员也会当着顾客的面撕开拌饭酱的包装。还有曾在米村后厨工作过的前员工站出来证实,称米村拌饭除了鸡蛋是新鲜制作的,其他菜品基本都是半成品。
自从预制菜的话题被公开讨论后,人们对预制菜的态度仿佛有着深仇大恨一般。一旦发现自己点的外卖或者去过的餐厅有可能使用了预制菜,就会立刻远离,并且经过网络的传播和发酵,还会集体对其进行批评指责。
但奇怪的是,同样是预制菜,米村拌饭的待遇却与其他预制菜商家截然不同。它不仅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遭遇经营困境,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好,势头愈发强劲。
在2017年时,全国的米村拌饭门店仅有60家,而6年后,尽管中间经历了三年的发展停滞期,米村拌饭的门店数量却已经达到了1000家。
难道米村拌饭真的美味到让人难以抗拒吗?实际上,经过米村拌饭呈现的预制菜,味道并不见得有多出众,但米村拌饭在经营上确实有着很深的套路。
虽然米村拌饭因穷鬼套餐而声名远扬,但仔细研究它的菜单价格就会发现,其实并不便宜。其人均31元的客单价,相比之下,广州城中村12元一份的猪脚饭对打工人来说显然更具性价比。
通常来说,价格往往决定着商家在市场中的生存状况,价格不够亲民的话,即便食物味道不错,也很难赢得打工人的青睐。
然而,米村拌饭却总能将看似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观察全国米村拌饭的店铺选址就会发现,它们基本都开设在大型商场内。
商场的租金普遍较高,受此影响,店内餐品的价格也相应提高。
曾经那些靠吃3元穷鬼套餐来米村拌饭“蹭饭”的人,如今面对这样的价格已经望而却步,反而是那些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打工人,看到米村拌饭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开始愿意为其买单。
此外,米村拌饭还将“人间烟火气”这一点体现得非常到位。米村拌饭的基本所有菜品都是用石锅盛放并端到客人面前的,石锅会发出“滋啦滋啦”的响声,这种锅气让消费者产生一种食物是“新鲜出炉”的错觉。
米村拌饭以价格便宜的特点被大众归类为快餐,但它又重新定义了快餐,或者说它并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家普通的快餐。
一般的快餐注重“快”,主要经营快速食用的食物,所以像猪脚饭等快餐店,店内的装修通常比较普通,商家也不会在装修上投入过多成本。而那些装修过于精致、高级的快餐店,甚至会让顾客觉得消费门槛高而不敢进去。
米村拌饭却反其道而行之,走进米村拌饭的门店,会看到拥挤的装修元素以及密密麻麻的广告词。其他快餐店的“快”体现在食物制作速度上,而米村拌饭只是将“快”落实在了出餐速度上,在其他方面并没有完全体现出传统快餐的风格。
因为米村拌饭从一开始就不打算仅仅局限于快餐店的定位,在这个被流量左右的时代,它更希望向流量靠近,转型成为一家网红店。
关键的是,米村拌饭对流量的反应十分迅速。比如前段时间,有人拍到演员魏大勋光顾米村拌饭。不过,仅仅凭借米村拌饭目前的繁荣景象,就认定它能一直依靠现有的经营套路长久发展下去,显然不太现实。
米村拌饭从店铺的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这既表明它想要与传统的韩式拌饭区分开来,也是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
但无论如何进行改变和区分,米村拌饭本质上依然是“拌饭”。要想在前辈们走过的道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米村拌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暗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