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风吹拂下,黄土地慢慢解冻。靖远县东升镇的育苗大棚里、有机肥生产车间内早就热闹了起来,甘肃惠德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定业正忙着为春耕做准备,并且对今年的春耕秋收信心十足。
春风吹拂下,黄土地慢慢解冻。靖远县东升镇的育苗大棚里、有机肥生产车间内早就热闹了起来,甘肃惠德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定业正忙着为春耕做准备,并且对今年的春耕秋收信心十足。
王定业的一半信心来自于秧苗质量。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好的秧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在育苗基地,自动化穴盘播种机正高效运转,摆盘、放土、点种、收盘等工作一气呵成,全自动播种流水线完成一组育秧盘只需要15秒的时间。
新培育的辣椒苗井井有条地住进了智能育苗大棚,这里配备有全自动水肥一体化喷淋系统、种植系统,只需轻轻一按按钮,秧苗需要的水、肥等要素都会立即输送到位,保证秧苗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
王定业一边仔细察看着秧苗的长势,一边介绍:“一个棚总共能装3600至3800盆,出芽率基本上能达到90%以上。”
出芽率高,秧苗长势壮实。除了自动化系统外,还有什么秘诀?王定业随手从大棚旁边的白色袋子里抓出一把颗粒状的东西,让大伙儿猜它是做什么的?众人皆摇了摇头。
“这是生物质燃料,我们就地取材将优质玉米芯、秸秆、杂草、木屑等原料经过粉碎除尘等技术处理后,最终生成颗粒形式的生物质燃料,其燃烧效果类似于无烟煤。”王定业说,通过燃烧生物质燃料来确保大棚内的温度,不仅能保证秧苗生长的最佳温度,促进秧苗快速成长,还节省了成本,一晚上能省300多元钱。
苗子的育苗周期越短,越能快速与农业生产对接。今年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不仅为王定业节省了不少成本,也让他感受到了科技育苗的好处。这一番操作下来,对于今年的收成,王定业有了新的期盼。他说:“今年我们想着突破600斤,达到800斤的产量。”
王定业的另一半信心来自于生物质颗粒有机肥。
收成有保障,不仅种苗的质量要好,土壤的肥力也要有保障。
这几年,王定业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与粪肥还田项目结合,建立了完善的粪肥收集、处理和施用体系,积极推广粪肥无害化处理就近还田。
靖远县东升镇新寨村农民张瑞家里养了100多只绵羊,每年,他都把自家的羊粪拉到有机肥生产车间里,经过氧化生物发酵、灭菌、除臭、腐熟等一系列无害化处理后成为生物质颗粒有机肥。张瑞说:“以前的生肥使用后会出现断苗、死苗的情况,施加有机肥后,农作物的生芽率、生长率提高了,产量比以前提高了10%左右,种地有希望、有盼头了。”
王定业说,公司生产的有机肥是以动物粪便、玉米芯、秸秆、杂草、木屑、废弃菌棒等为主要原料,可以变废为宝、科学有效地处理农业废料3万多吨、动物粪便6万吨等,每年能生产10万吨左右的有机肥,增加农业收入达1200万元。
经过先进有机肥生产全套设备无害化处理和腐熟发酵的粪肥,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就近还田后,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王定业说:“目前的订单量已经达到1万多吨了,总体每年能销售10万吨左右,能满足15万至20万亩地的用量。”
秧苗质量佳,有机肥效果好。凭着这“两把刷子”,王定业的春耕备耕工作在春光里开了好头。
来源:白银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