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1日,在第65个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桥小学师生以“行走课堂”的形式走进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气象科学实践教育活动,沉浸式感受气象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
参观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
3月21日,在第65个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桥小学师生以“行走课堂”的形式走进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气象科学实践教育活动,沉浸式感受气象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
同学们参观百叶箱。
同学们参观防雹高炮。
认真做记录。
在室外观测场,同学们围在百叶箱、风速仪、雨量传感器等设备旁,通过触摸仪器、观察数据变化,直观理解了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的监测原理,感受到科学观测的严谨性。
气象大课堂。
走进气象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演示了智能气象预报系统的运作流程,通过实景模拟展示了如何追踪台风路径、预警强对流天气。学生们还体验了“我是气象主播”互动环节,站在绿幕前模拟播报天气。
学生体验“我是气象主播”。
在人工影响天气展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分享了呼和浩特市在抗旱减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成功案例。
通过显微镜观察花粉。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王磊 王丽红
新闻编辑:马嫣然
来源: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