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智能分拣的物流园区到覆盖乡村的冷链网络,从交易火爆的专业市场到蓬勃发展的电商经济。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以三级物流体系为骨架、冷链物流为支撑、特色专业市场为窗口,构建起“城乡互通、产供销一体”的现代商贸流通新格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
从智能分拣的物流园区到覆盖乡村的冷链网络,从交易火爆的专业市场到蓬勃发展的电商经济。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以三级物流体系为骨架、冷链物流为支撑、特色专业市场为窗口,构建起“城乡互通、产供销一体”的现代商贸流通新格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秦州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5亿元,同比增长5%。
当前,总投资3.9亿元的天水5G智慧物流园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物流园集智能分拣、电商直播、冷链仓储等多项功能,引入圆通、申通等3家快递企业,日均处理快递量超15万件,分拣效率提升40%,成为辐射陇东南地区的综合性物流枢纽。
近年来,秦州区创新性地打造了“县级枢纽+镇级节点+村级终端”的三级物流架构,形成贯通城乡的物流大动脉,实现了城乡物资双向畅流与降本增效的良性循环。在镇村层面,秦州区通过整合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快递资源,建成15个标准化镇级共配中心,统一标识、优化路线,实现乡镇快递次日达全覆盖。村级终端则依托“邮政+民营”合作模式,布局110个行政村快递网点,整合便民商店、电商服务点等资源,村级快递次日达覆盖率超85%。2024年,秦州区快递寄递业务量2599.75万件,同比增长6.72%,物流成本逐步降低,有效破解了城乡“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聚焦农产品流通短板,秦州区以冷链物流为核心,推动农业产业链提质增效。全区冷库静态库容达到15.8万吨,義兴源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年营业额突破8400万元,配备4500吨低温冷库和新能源冷藏车,成为区域最大的冷冻食品仓储企业。绿嘉源、永胜达等种植基地冷库完成智能化改造,存储损耗率降低30%,实现苹果、樱桃等特色农产品错峰销售。
冷链技术的升级助力了秦州区电商经济腾飞。据统计,2024年秦州区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6.6亿元,同比增长10.5%。
专业市场建设是秦州区商贸流通体系的关键一环。近年来,秦州区构建起“综合批发+产地直销+社区零售”的多层次市场网络,形成产销高效衔接的流通生态圈。江楠市场日均交易量超2000吨,业务范围覆盖天水五县两区及陇南部分县区,配套冷库21座,年吞吐农产品50万吨,成为陇东南最大的蔬果集散地。玉泉大樱桃综合市场投资2000万元,集分拣、包装、销售于一体,配备气调库和电商直播中心,2024年樱桃季,该市场日均交易量突破300吨,线上销售额占比达35%,推动当地樱桃均价提升20%,农户亩均增收超万元。
为推动本土品牌提质升级,助力品牌“走出去”,持续提升本土品牌竞争力与影响力,秦州区扶持盈麦香、春风绒线、飞天雕漆申报“甘肃省老字号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支持项目”,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推荐认定农产品“三品一标”37个、“甘味”品牌10个,其中“秦州大樱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和“甘味”十大区域公用品牌,陇右红、林联蜜园苹果等9个企业品牌入选“甘味”企业商标品牌。全区现有在册登记电子商务企业162家,个体网店微店600余个,电商从业人员达到1500人以上,培育孵化网络主播110人,2024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8.5亿元,同比增长25.7%。
来源:甘肃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