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理:鸢鸢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偶尔运动或是经常运动、有氧运动或是无氧运动都可以取决于“我想不想”。但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选择什么运动方式以及能够运动多久,似乎是一个难题。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首部心血管运动指南发布!
恰当与不恰当运动,如何判断?
身体活动或运动的选择以及“剂量”也需要像药物一样个体化定制。一般来说,运动训练应包括运动前的热身(10min)和运动后的放松(10~15min)。训练阶段(30~60min)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并辅以柔韧性训练和肌肉强化运动。但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指南[2]认为,每次任意持续时间的运动,都能改善包括全因死亡率在内的健康结果。代谢当量(MET)是量化各种运动强度的标准化方法,表示运动时代谢率与静息时代谢率的比值,单位为ml/(kg·min)或MET。1MET等于静息能量消耗,5MET表示代谢需求是静息活动的5倍。成人运动强度分类如下:低强度运动(1.6~2.9MET);中等强度运动(3.0~5.9MET);高强度运动(≥6.0MET)。以下整理了一些日常运动估计的能量消耗(表1):
表1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建议
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患者的运动建议
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建议
表2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