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高血压!医生提醒:远离高血压,做好这4件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2 22:14 3

摘要: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加上不良生活习惯,“血压高”逐渐成为普遍的健康隐患。《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有2.45亿,但治疗控制率仅16%,高血压发病率年轻化趋势明显。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加上不良生活习惯,“血压高”逐渐成为普遍的健康隐患。《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有2.45亿,但治疗控制率仅16%,高血压发病率年轻化趋势明显。

但需明确的是,偶尔测出血压高并不等于确诊高血压!医学上对高血压的诊断有严格标准,而日常预防才是远离疾病的关键。

1. 医学定义不同

血压高:可能由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熬夜等短暂因素引起,血压暂时性升高(如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但可自行恢复。

高血压:需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均超标,且排除其他疾病(如肾病、内分泌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方可确诊为慢性高血压。

2. 警惕“隐匿性高血压”

部分人群诊室血压正常,但家庭自测或动态血压监测显示异常(如夜间血压持续偏高),需及时就医排查。

1. 饮食控盐补钾,优化营养结构

限盐: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约一啤酒瓶盖),警惕酱油、咸菜、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

补钾:多吃香蕉、菠菜、土豆等富钾食物,钾能促进钠排出,帮助舒张血管。

DASH饮食模式:多摄入全谷物、蔬菜、低脂乳制品,减少红肉和饱和脂肪,可降低血压3-11mmHg。

2. 规律运动,激活血管弹性

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快走、游泳或骑行,可降低收缩压5-8mmHg。

抗阻训练:适度进行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增强心肺功能。

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减少血管僵硬风险。

3. 管理压力,避免情绪性血压波动

长期紧张、焦虑会激活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

放松技巧:每天冥想10分钟、练习深呼吸,或通过瑜伽、音乐等方式减压。

保障睡眠:每天7-9小时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者高血压风险增加30%。

4. 戒烟限酒,远离血管“杀手”

戒烟:吸烟后血压可短暂升高20-30mmHg,且尼古丁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

限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25克(约1两白酒),女性减半,过量饮酒直接损伤心肌。

以下人群应每1-2周测量血压,并记录变化趋势:

-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者;

- 长期高盐饮食、肥胖(BMI≥28);

- 年龄≥55岁;

- 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疾病。

偶尔血压升高无需过度恐慌,但需警惕长期不良习惯对血管的损害。通过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心理调节和戒烟限酒,可显著降低高血压风险。若已确诊高血压,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切勿自行停药。预防胜于治疗,健康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降压药”!

小贴士:家庭自测血压时,需静坐5分钟后测量,保持袖带与心脏同高,确保数据准确。

来源:96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