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当下普遍存在的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永济市城西街道电机社区创新服务思路和举措,为老年人提供“六助”服务(助救、助医、助购、助餐、助行、助洁),把社区打造成幸福轨道、爱心家园,探索出一条“组织强、服务优、群众乐”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本报记者 杨涛安 苏黎原
面对当下普遍存在的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永济市城西街道电机社区创新服务思路和举措,为老年人提供“六助”服务(助救、助医、助购、助餐、助行、助洁),把社区打造成幸福轨道、爱心家园,探索出一条“组织强、服务优、群众乐”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上图:居民在电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
本报记者 陈方斌 摄
吃得美美的
民以食为天。
电机社区现有5930户1.85万余人,而老年人就超过30%,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2020年7月,社区由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划归永济市城西街道管理后,社区党委办的第一件大实事就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并于2021年新建了爱心餐厅。
记者走进爱心餐厅看到,为老年人准备的10元套餐已经做好了,菜有土豆肉片、烧茄子,主食有大米、面条,汤是紫菜蛋花汤。同时,厨师们在准备标价3元、5元、8元、10元的菜肴,为前来就餐的居民提供不同的选择。餐厅里不时散发出美食的诱人香味。
“每天来爱心餐厅吃饭的居民有100多人,大多数是老年人。为了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就餐更方便,从餐厅开始营业,我们就开通了送餐服务。老年人只需加一元钱,我们就送餐上门。目前,我们为三四位老年人送餐。”爱心餐厅门店店长陈秀梅说。
“我专门为老年人送餐,马上就要出发为卫大娘送饭。她点了10元套餐。”送餐工张浩澜表示。
以方便居民就餐为突出特色,社区党委总结出“1314521”党建工作法,即以1个社区党委为核心,健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社区治理共同体,14个党支部辖区全覆盖,共同推进“五圈”建立(构建党务政务服务圈、社区养老服务圈、文明实践服务圈、文化娱乐服务圈、平安家园服务圈),逐步将社区党群服务和养老服务“两大”中心打造成1个凸显国有企业社区社会化管理的新典范、新模式。今天,社区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可以说,党建“一颗棋”激活了基层“全棋阵”。
办事真方便
在电机社区,办事方便。
在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便民服务大厅,最显眼的莫过于“电机社区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站”这几个大字。工作人员何乐乐告诉记者:“社区不断优化党务政务,我们的日常工作是为社区居民办理党关系转移、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手续。同时,还跟民政等部门对接,帮助居民办理养老资格认证,以及社保补助登记。”社区目前有党员776名,平时要办的事不少。
就医也方便。
这里还配备“视频医生”设备,10秒内可连线在线医生,并联动永济市所有药店,实现“送药上门”。社区提供慢性病管理、健康监测、艾灸理疗等专业化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医疗便利。83岁的刘强才老人十分感慨:“关节疼了就来艾灸,社区服务真贴心!”
社区合理规划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分区,建立首问责任制、接待登记制、“一次性”告知制、全程代办制、限期办结制等工作机制,开设了爱心驿站、爱心理发室,为辖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小区居民等提供十多项免费低偿服务和生活服务。
每天上午9时,社区理发店开门营业,男士3元,女士5元。到了下午,可以预约上门理发,10元以内,居民就可以享受这项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特别有利。
玩得好开心
早些年,中国永济电机有限公司的健美操队伍闻名山西。在社区划归永济市管辖后,居民热衷于各种体育休闲活动的传统得到了很好传承。
走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二楼,台球室内,共有4张台球桌,没有一张空闲的桌子。隔壁的棋牌室、乒乓球室同样座无虚席。一位大爷见我们走过来,高兴地挥了挥手,打了个招呼。多功能会议室的使用安排表同样写满了事项,从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都安排了好几项活动,太极拳、交谊舞、姐妹花舞蹈等应有尽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置书画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康复理疗区等26间功能室,并定期组织文艺演出、棋牌比赛等活动。在永济市举办的2024年“银龄向党绽芳华”文体节目展演活动中,电机社区获得了组织奖。
“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每天和老伙伴们打球、写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今年76岁的退休干部张鸿安表示。
电机社区党委书记贺丹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深化党建引领,拓展“智慧养老”应用场景,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并联动更多社会资源,构建“医养结合+文化养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让社区内的每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