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王大爷卖菜补贴家用 邻居嘲笑他没出息 昨天全村人都知道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5 11:45 3

摘要:泥巴路上,王大爷推着吱呀作响的三轮车,车筐里的白菜叶子一路洒水珠。天还不算亮,路灯橘黄的光斑打在他发亮的前额上。

泥巴路上,王大爷推着吱呀作响的三轮车,车筐里的白菜叶子一路洒水珠。天还不算亮,路灯橘黄的光斑打在他发亮的前额上。

他忽然停了车,从裤兜里掏出柿子,掂量了一下塞回去了。“得省着吃,”他嘀咕,“这么好的柿子,估计得卖十块钱一斤。”

“又来卖菜啦?”菜市场入口,收费的李婶朝他喊,“你这老教书匠,退了休怎么就泥里刨食了呢?”

王大爷笑,不答话,摸出两块钱给了李婶。

李婶找了个钱,抻长了脖子,歪着头冲他笑:“我女婿今儿说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要不你到他那去看门,好歹体面点。”

王大爷依然笑,一边卸白菜一边说:“哪有那么多讲究,能赚点是点,闲着也是闲着。”

“得,您说了算,”李婶嘴一撇,“您这一大把年纪了,天天起早贪黑的,图个啥呢。”

“图个锻炼身体。”王大爷还是笑。

说话间,几枚黄叶从他领口里掉出来。李婶嫌弃地扫开脚边的落叶:“算啦算啦,我就随便说说,你爱图啥图啥。”

王大爷退休前是小学教语文,教了三十八年。他最后一次站上讲台那天,讲的是《荷塘月色》。镜片后面的眼睛有些湿润,这篇课文他教了不知多少遍,几乎每个字都能背出来。

下课铃响,他习惯性地说:“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次我们接着……”话说一半,卡住了,因为已经没有下次了。

几个学生送了他一束塑料花,粉红色的,有些俗气,但他很喜欢。回家后,他把这束花放在床头柜上,花瓣上落了灰,他也不擦,只怕擦掉了那一点学生的温度。

王大爷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县城医院当医生,忙得很,一年也见不了几回。老二在一个城市做什么王大爷也说不清,好像是和电脑有关系,反正每次问老二都说很难解释。

老伴去得早,王大爷一个人住在村头的老房子里。房子不大,却很整洁,墙上挂着他的教师荣誉证书,已经发黄,玻璃框有道裂缝,是搬家时磕的。

王大爷睡的床靠窗,床头有个旧收音机,每天清晨五点,他准时起床听新闻。收音机旁边摆着个药盒,里面的药也是按时吃的,从不耽误。

菜市场角落有个破木桌,是王大爷的”老地方”。桌腿有点不稳,用块砖头垫着。这个位置不太好,但摊位费便宜。

来买菜的人不少,只是大多数人从他摊位前匆匆走过。王大爷也不揽客,就坐在那看见谁经过喊一声”新鲜的白菜”“自家种的葱”,声音不大,有时被旁边卖肉的吆喝声盖过去了。

“哎哟,这不是王老师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王大爷抬头一看,是以前教过的学生刘平,现在都四十多了,在镇政府工作。

“刘平啊,”王大爷笑了,露出几颗黄牙,“你咋知道我在这儿卖菜?”

“哪能不知道,”刘平有些难为情,“我妈总说,你一辈子教书育人,退休了还出来卖菜,太辛苦了。”

王大爷笑着摆摆手:“哪里哪里,种点菜自己吃不完,拿出来卖卖,也算不浪费。”

刘平犹豫了一下,买了一捆葱,掏钱的时候手有点抖。他故意多给了一块钱,王大爷也故意没找给他。

“您…您还好吧?”刘平问,“家里缺啥不?”

“挺好的,不缺啥,”王大爷眼睛直视前方,好像在看很远的地方,“你们都有出息了,我这心里就舒坦。”

刘平离开时回头看了看,王大爷已经低头整理菜了,背影有些佝偻。

王大爷回家的路上,天已经黑了。三轮车上空空的,只剩几棵卖不掉的菜。路过李大海家,灯亮着,电视声音很大。

“老王,卖完了?”李大海坐在门口乘凉,嘴里叼着烟。

“差不多吧,”王大爷停下车,“今天卖了六十多块。”

“啧啧,”李大海笑了,“你说你一个退休老师,犯得着为这点钱折腾吗?我听说你那俩儿子在城里赚得可不少啊。”

王大爷擦了擦额头的汗:“自己的活路自己走,哪能老靠孩子。”

“照我说啊,”李大海舒展了一下腿,“你退休金每个月也有三四千呢,干嘛非要去卖菜?不嫌累啊?”

“累啥,”王大爷说,“种菜是我的爱好。”

“爱好能挣钱,还真是两全其美。”李大海笑着说,言语间有几分揶揄。

旁边的赵婶也插嘴:“我看老王是怕儿子不孝顺,攒钱防老呢!”

几个人哈哈大笑起来。王大爷也跟着笑,只是笑容不太自然。

夜里,王大爷坐在桌前,一盏昏黄的台灯照着他数钱。几张皱巴巴的票子被他一张张抚平,整齐地码好。然后他拿出一个旧笔记本,仔细地记下今天的收入:62元。

本子已经记了好几年了,一笔一画,清清楚楚。有时候连续几天雨天,没法出去卖菜,他就在收入栏里画个横线。

写完,他打开床头柜的抽屉,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把今天的钱放进去。信封已经很鼓了,用红橡皮筋捆着。

他拿起床头的手机,看了一眼时间,犹豫了一下,翻开通讯录,找到”老二”,点了拨号。

“嘟…嘟…”电话响了好几声才接通。

“爸?”电话那头传来他儿子有些疲惫的声音。

“小军啊,”王大爷的声音突然变得轻快,“吃饭了没?工作忙不忙?”

“刚开完会,”儿子说,“爸,您身体怎么样?”

“好着呢,好着呢,”王大爷说,“我这不是想你了吗,给你打个电话。”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爸,有什么事吗?”

“没事没事,”王大爷赶紧说,“就是问问你什么时候有空回来看看。”

“最近不太方便,”儿子说,话筒里传来翻文件的声音,“对了爸,您那退休金够花吗?要不我再给您打点钱?”

“够花够花,”王大爷连连摆手,虽然儿子看不见,“我这退休金花不完,你们自己留着用。”

“那成,”儿子似乎松了口气,“有事您随时打电话。”

挂了电话,王大爷长出一口气,揉了揉眼睛。

屋子里很安静,只有老旧的钟表滴答作响。

这天早晨,王大爷正在菜地里忙活,远远看见村委会的李主任带着几个人朝他走来。

“王老师,”李主任笑着喊,“打扰您干活了。”

王大爷直起腰,有些疑惑:“李主任,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李主任介绍了一下身边的人:“这位是县电视台的记者,这位是教育局的同志,专门来看望您的。”

王大爷摘下草帽,有些局促:“有什么事吗?”

教育局的同志上前一步:“王老师,咱们县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县’了,领导说要宣传几位长期扎根基层的老教师,您就是其中之一。”

王大爷一脸茫然:“我?我都退休多少年了,哪还算什么老教师。”

记者说:“您教书三十八年,桃李满天下,我们采访了好多您的学生,他们都对您赞不绝口啊!”

“是啊,”李主任附和,“您教过的学生,现在有当医生的,有当工程师的,还有好几个考上了清华北大呢!”

王大爷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是孩子们自己争气。”

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王大爷说起他的教书生涯时眼睛发亮,说到感人处还抹了抹眼角。

临走时,教育局的同志问:“王老师,我们听说您退休后还坚持去菜市场卖菜,是因为经济困难吗?”

王大爷愣了一下,然后笑了:“不是的,我就是喜欢种菜,卖菜也能遇到很多老学生,聊聊天,挺好的。”

“那您卖菜的钱…”

“那点钱不多,”王大爷眼里有光,“我都积攒着呢,有大用处。”

第二天一早,村里人都聚在村委会前面的大屏幕前。县电视台的专题节目《桃李芬芳——记优秀退休教师王德明》正在播出。

屏幕上,王大爷穿着整洁的衬衫,坐在他的菜园子里接受采访。

“王老师,您退休后为什么还要去卖菜呢?”镜头前,记者问道。

“这个嘛,”王大爷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我有个心愿。”

“什么心愿?”

“我想捐一笔钱给村小学,设立个奖学金,”王大爷说,“我教了一辈子书,看着多少孩子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心里不是滋味。”

“您准备捐多少钱呢?”

“五万块,”王大爷说,“三年来卖菜的钱,加上我积攒的退休金,够了。”

记者惊讶:“这么多年,您卖菜就是为了这个?”

王大爷点点头:“我这辈子没做过什么大事,就想着临老了能为家乡的教育做点贡献。”

画面一转,来到了一间办公室,坐在那里的是王大爷的小儿子王军。

“您知道您父亲这些年一直在卖菜吗?”记者问。

“知道,”王军说,眼圈有些红,“我和哥哥一直劝他别干了,可他就是不听。他说这是他的乐趣,我们也拗不过他。”

“您父亲准备捐钱设立奖学金的事,您知道吗?”

王军摇摇头,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不知道,他从来没跟我们说过。”

“作为儿子,您有什么想说的?”

王军哽咽着:“我…我很惭愧。我以为父亲卖菜是因为缺钱,一直想多给他些钱,可他总是拒绝。没想到他是…是为了…”

说到这里,王军已经说不下去了。

节目的最后,是县教育局局长的讲话:“我们被王老师的精神深深感动,决定将他捐赠的五万元作为种子基金,县里再配套十万元,共同设立’德明奖学金’,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

电视关了,村委会前面的人群久久不散。

“我的天,”李大海目瞪口呆,“老王这些年受的那些嘲笑…”

赵婶抹着眼泪:“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该…”

李婶也低着头:“我们都看错他了。”

就在这时,王大爷推着三轮车从菜地回来,车上满满的都是刚摘的菜。

看到村口聚集的人群,他有些奇怪:“都在这做什么呢?”

李主任朝他走来,郑重地握住他的手:“王老师,您的事迹全县人民都知道了。”

村民们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说着:

“老王,对不起啊,我们以前误会你了…”

“王老师,您真是我们村的骄傲…”

“我孙子上小学了,要是能得到您的奖学金,那该多光荣啊…”

王大爷被这阵仗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脸涨得通红:“干嘛这样,我就是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时,一辆轿车停在村口,王大爷的两个儿子匆匆下车,快步走来。

“爸!”大儿子王明远远地喊。

“爸,您怎么不早说啊!”小儿子王军红着眼睛。

王大爷看见儿子们,眼里闪着光:“你们怎么来了?”

王军一把抱住父亲:“爸,我和哥哥商量好了,我们也要各捐五万,和您的钱一起,把这个奖学金办大些。”

王大爷眼睛湿润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阳光落在王大爷的肩膀上,他的身影在村口拉得很长。那一刻,他看起来不再佝偻,而是挺拔如松。

那天晚上,王大爷做了个梦。

梦里,他又站在讲台上,讲《荷塘月色》。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孩子们稚嫩的脸上。一个个明亮的眼睛看着他,充满期待。

他微笑着说:“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次我们接着讲…”

这一次,他说完了整句话。

因为他知道,还会有下一次,会有更多的孩子,在他的帮助下,继续他们的求学之路。

窗外,村庄宁静祥和。王大爷的菜园子里,一排排蔬菜生机勃勃,在月光下闪着微光。

来源:橙子聊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