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赢得人工智能时代的唯一路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5 14:04 3

摘要:2024年以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和竞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且呈现出加速创新迭代的趋势,对全球经济、政治、文明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年以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和竞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且呈现出加速创新迭代的趋势,对全球经济、政治、文明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新技术革命是驱动历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变的底层逻辑

每次技术革命的发生,都会带来人类文明的升华。而以不同效率的生产力工具为“底座”形成的文明,竞争力的根源是知识密度。新文明因为技术革命带来的知识密度质变,对于旧文明形成碾压性的竞争优势,带来地缘政治格局大变迁。

农业文明时期诞生的是大陆文明,知识密度低,技术创新和传播缓慢,这一时期中国的GDP曾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工业文明时期产生了海洋文明,知识密度显著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崛起,巅峰时期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的50%;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崛起。互联网文明极大提高了知识和信息传播和普及的效率,信息数据生产大爆炸,“互联网+”革命裂解和重构了产业链封闭聚集的国家内部工业化模式,走向了全球化产业链分工的跨国公司主导模式,产生了互联网全球化文明——“地球是平的”。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互联网新经济鼎盛时期,GDP总量占当时全球的近四分之一。

AI 技术革命带来知识和数据“软产品”的供给侧革命,不仅是知识和信息数据的传递效率再升级,更是新知识和数据商品生产效率和丰富性的大爆炸,知识和数据商品稀缺时代终结,走向知识和数据商品产能过剩时代,将再次裂解和重构全球化分工格局,并推动人类走向星际文明,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用自己百年近代历史得到的深刻教训和领悟。在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和数字经济新时代浪潮扑面而来的重要时刻,如何抓住机遇成为创新者、引领者,事关中国未来百年的国运根基!

二、人工智能与产业实体深度融合是破解中国当下难题的“金钥匙”

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实现伟大复兴需要破解三大难题:一是如何走出历史上大国博弈的“修昔底德陷阱”;二是如何避免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红脖子病”;三是如何避免人口老龄化和政府无效基建投资的“日本病”。

根据DeepSeek披露的数据,其理论成本利润率高达 545%,这意味着算力服务的市场定价远超运营成本,反映出当前AI、大数据等应用对算力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算力供给存在显著缺口,投资回报确定性增强。545%的利润率远超传统行业(如制造业平均5-10%),甚至高于互联网平台经济峰值水平。这种超额收益将引发资本汇聚,风险投资、产业基金乃至传统企业、政府资金都可能加速布局算力赛道。各国政府将算力视为数字经济核心基础设施,中国“东数西算”、美国CHIPS法案等政策提供补贴与税收优惠,叠加高利润示范效应,将形成公私协同的投资放大趋势。DeepSeek的高成本利润率触发了资本对算力“新基建”战略价值的重估,将为整个AI产业带来信心,通过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进一步激发新一轮算力建设投资,推动中国算力基础设施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成为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鉴于围绕人工智能及其基础设施进行的投资都是可以获得高回报的有效投资,人工智能科技革命能够产生大量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新的需求扩张可以推动全球经济进入新的上行周期,迎来新一轮繁荣。大国之间也有望摆脱“修昔底德陷阱”和零和博弈,进入“帕累托改进”的共赢竞争阶段。

美国互联网革命时期只注重信息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制造业空心化并产生“铁锈地带”。为避免产业空心化,需要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自动化生产实体结合,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在这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工业实力强大,比制造业空心化的美国具有更大的优势。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的广泛和深入融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使得中国经济从根本上摆脱地产依赖,科技创新将成为后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人工智能产业的高利润率也扭转了中国积极财政的投资困境,围绕人工智能相关的新基建(如 AI 和算力基础设施)可以成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新基建投资空间打开。中国经济可以通过“新投资+新消费”的新双轮驱动获得持续高质量发展,避免“日本病”。经济持续增长和财政投资高回报也意味中国不必依赖“零利率”,中国经济和央行货币政策不会“日本化”。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附加值,更意味着科技取代房地产成为新的财富发动机,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牛市有了底层基石!

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中国赢得人工智能革命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唯一实践真理!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成功经验表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敏锐性、最能创造奇迹的市场主体。在全球化竞争中,中国民营企业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BATJ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互联网经济强国,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碾压国际传统汽车厂商,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领域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民营企业,身影出现在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上。

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的召开宣告了全球人工智能革命竞争新时代,而科技革命竞争背后是一场全方位的制度、法律和监管政策的创新改革竞争。例如,推动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最重要制度创新是股份制和知识产权,美国在互联网技术革命时期引领风骚离不开硅谷VC、PE 和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制度创新。

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和“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了中国“人工智能+”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路径,即实体企业和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的场景运用融合,这是中国数字经济的最强模式。中国制造业基础雄厚,以“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升级、与大规模工业制造场景融合具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优势。中国目前需要重点补齐的短板是全面促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产业融合升级的制度、法律和监管政策改革。古语有云,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包容型发展模式,必能推动人工智能革命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和广泛应用,建立和保持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来源:海清FICC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