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彦良《ME?》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5 11:49 3

摘要:凡有过惊艳处子作的人,或多或少都会遭遇「第二部魔咒」。在我看来,与其说没有达到某个高度,不如说没能达到被调的过高的,具体的预期。而事实上,基于首作的惊喜感,这预期便是西西弗斯的巨石,无论如何也无法抵达,却在某种程度上反噬新作。 吕彦良的新专辑《Me?》就是这个

凡有过惊艳处子作的人,或多或少都会遭遇「第二部魔咒」。在我看来,与其说没有达到某个高度,不如说没能达到被调的过高的,具体的预期。而事实上,基于首作的惊喜感,这预期便是西西弗斯的巨石,无论如何也无法抵达,却在某种程度上反噬新作。 吕彦良的新专辑《Me?》就是这个故事标准的代入者。 从《再见》的第一个音符开始,Matt依然轻盈、松弛,不卑不亢地引导着听众进入他19-21岁阶段更多元的生命经验。《再见》《真的吗》《走走走》《借过一下!》……带着男大该有的不屑和奶拽,接踵而至的R&B、Ambient Pop、Hip-Hop、Soul、Funk,他都游刃有余,上浮下潜,用每个完全打开的细胞,自由摇曳。 不一样的色彩是从《绿洲 (I Care)》开始的,氛围突然变得轻盈又沉静,反返人声的加入,让这首歌的表达变成暗色又有一些暧昧的恋人絮语,纯真绝望,流动着末日感。而后的《爱,疑难》又好像是前一首的续篇,依然是男女Vocal,却多了一些感情中的自省,再到尾曲的《山 (Climb it)》的坚定,21岁Matt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 尤其听到第2、3遍的时候,摆脱一些无谓的期待,好像这些作品也用更纯粹的面貌拥抱每双聆听的耳朵。 对于从一百多首歌中选出最能代表Matt当下的12首歌,21岁大男孩对音乐的「花心」,是自然而然的。他在采访中也说过,R&B小甜歌无论从创作或演唱,对他来说都是绝对的舒适区,因此才有了编曲和制作上不断拓展,和Vocal上的延展性,虽然受到了不少负评,从我个人的听感上,感受到更多的是丰富和自由。从具体场景的描写,逐步转换到对情绪和氛围的观察,弱化旋律似乎也并不意外。 对《ME?》的两极看法,就像东亚观点中的「有限游戏」与西方经验中的「无限游戏」。前者将任何过程都看成竞赛,要得分、要胜利、要拿奖;后者则将人生际遇的评判维度拉伸至lifetime,生命经验的不断扩容才是评判坐标上的正向值。 从我所有看过的Matt的采访和表达中,他都是坦然的、松弛的。作为聆听者的我们,又在为22岁的他预支什么焦虑呢?第二张专辑而已,我有预感,吕彦良的职业路径会是一个非常长久又新鲜的季播剧。追下去吧。 他自己或许已经预设了种种声音,早就把谜底写在谜面上——《ME?》,怎么可能这样就能定义我? 而我看到的依然是波澜不惊的背后,一个全然的fresh soul。 #吕彦良 #2025兴趣不打烊

来源:傲娇驴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