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开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各方面展现出勃勃生机,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如何看待今年经济的发展前景?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信心满满:“我坚信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在去年企稳回升向好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取得新进展。”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8位委员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采访。
马建堂委员: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是干出来的
关键词:经济发展前景
2025开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各方面展现出勃勃生机,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如何看待今年经济的发展前景?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信心满满:“我坚信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在去年企稳回升向好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取得新进展。”
“我们有充足的、有力的宏观调控工具。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今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实施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要更加有力、更加给力。”马建堂表示。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也是干出来的。”马建堂说,“我们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改革、努力开放、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和确定性。”
赵宏委员:打通实验室到病房的“最后一米”
关键词:创新药械研发
“每一款创新药械的上市,都意味着患者多了一份康复的希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赵宏是一名临床医生,他介绍,过去的一年,我国批准上市的新药有48个,器械有65个,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
“我们看到有更多国产靶向免疫细胞治疗药物成功出海,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人工心脏等高端医疗设备不断问世。”赵宏说。
在赵宏看来,创新药械研发的高投入、高风险,可以用3个“10”来形容:10个亿的投入、10年的时间以及不到10%的成功率。“如果我们能够更早地和科学家合作开展转化医学研究,是能够打通从实验室到病房的‘最后一米’,把这个10%向上再拉一拉。”赵宏说,向科学要奇迹,战胜疾病的工具箱就会越来越丰富,就能更好地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乔红委员:我国人形机器人大工厂有12个“葫芦娃”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
近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载量达到全球的1/2以上,同时,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迅猛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多模态AI系统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说:“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了Q系列人形机器人,构建了人形机器人大工厂这一核心技术底座。”
“为了确保这个大工厂的前瞻性和持续性,形成了12个软硬件一致的技术组,我们称为12个‘葫芦娃’。”令乔红感到自豪的是,近两年来,Q系列人形机器人已经在众多实验场景得到验证。
什么是机器人技术的下一步?“把人工智能的通用性、泛化性,把自动化的稳定性、可靠性,把机器人的系统性,还有类脑智能材料等前沿技术充分融合。”乔红说,“我们将继续服务社会、服务企业,让先进的技术如同蒲公英的种子,播撒到祖国千行百业。”
金李委员:银发经济是关乎未来的“青春”事业
关键词:发展银发经济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现在已经超过3亿,到2035年将突破4亿。”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认为,人口老龄化并不代表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老年人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
“我国的老龄需求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有对衣食住用行的需求,也有对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还有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的新需求。”金李介绍,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在供需两端都有巨大的空间,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体量预计可以达到30万亿元。到2050年,银发经济至少可以提供1亿个就业岗位。
“银发经济是关乎未来的‘青春’事业,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金李呼吁,“让我们一起来呵护银发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福祉。”
黄绵松委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深入人心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
“这些年我一直在宁夏开展水环境治理的工作,亲眼见证了这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政协委员、首创环保集团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黄绵松分享了家乡变美的故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深入人心。
清水河是宁夏固原的母亲河,一度受到污染。经过治理,现在变得水清、岸绿、景美,去年固原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平台名单。
“近40万亩戈壁荒滩现在已经变成了绿地和葡萄园。当地种植酿酒葡萄的面积占全国近40%,而葡萄酒产业也因此发展成了宁夏的六大地方特色产业之首。”黄绵松说。
黄绵松介绍,截至去年底,我国生态环保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超过340万人,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生态环保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环保产业旺、百姓呼吸畅、腰包鼓、心里亮。”
林松添委员: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
关键词:共建“一带一路”
不久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林松添再访埃塞俄比亚,他惊叹于这里的变化:“首都高楼林立,现代化的机场、道路让人耳目一新。”
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
多年从事对外工作,林松添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引领世界走出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路。在亚洲,他看到中老铁路促进老挝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促进区域发展。在拉美,他看到秘鲁的钱凯港助力拉美打开太平洋门户,让中拉经贸互利合作更具竞争力。还有,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0多个城市,已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构建了亚欧陆上运输新通道。林松添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世界更多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和繁荣。”
《中国发展报告2024》新书发布|中外知名专家共话中国高质量发展
“中国智库”是中国发展出版社开设的新媒体账号。中国发展出版社是国家高端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属单位,业务领域包括图书出版、期刊出版、研究咨询、会议交流、智库园区等,致力于建设成为一流智库型出版传媒集团。除出版社本部外,旗下还有《中国发展观察》《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经济报告》《新经济导刊》等期刊社和国研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研智库)、国研智库创新科学园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研智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智研未来信息咨询中心等机构。
联系电话:
来源:中国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