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耷、咦”等7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
课题:《大象的耳朵》
年级: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时:
授课时间:40分钟
教材版本:部编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耷、咦”等7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借助图片、生字卡片等方式帮助识字、写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培养观察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读、书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大象耳朵的特点。
难点
初步体会大象心情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包含大象的图片、动画等)、生字卡片。
学具
课本、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 - 5分钟)
目的
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课题。
方法
教师播放大象的叫声,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呀?”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外形,特别关注大象的耳朵,接着引出课题《大象的耳朵》,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8 - 10分钟)
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句子的停顿。
学生自读课文
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教学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耷、咦、竖、竿、舞、痛、烦、扇”等生字。
运用加一加、编口诀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生字。例如,“耷”可编口诀“大耳耷下来”。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生字的书写,重点强调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如“扇”字的结构。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8 - 10分钟)
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大象耳朵的什么事情。
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0 - 12分钟)
朗读感悟大象心情变化(5 - 6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大象听到小动物们议论后的反应的语句,如“大象也不安起来”。
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大象不安的心情。
理解大象的行为(5 - 6分钟)
提问:“大象为什么要把耳朵竖起来呢?”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让学生思考大象竖起耳朵后的结果,体会大象的无奈。
(五)巩固练习(3 - 5分钟)
基础练习
让学生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
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拓展练习
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小动物,说说如果自己看到大象的耳朵会怎么说。
(六)课堂小结(2 - 3分钟)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生字?
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
大象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总结强调: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了解了大象耳朵的特点和大象心情的变化,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七)作业布置(1 - 2分钟)
基础作业
抄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遍。
朗读课文给家人听。
拓展作业
观察一种小动物的某个身体部位,和家人说一说它的特点。
来源:稀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