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干旱三月无收成 我家牛场几近倒闭 儿子辞职回乡带来一项新技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7 04:44 4

摘要:三月份开始,老天爷像是跟我们东沟村杠上了,一滴雨都不肯赏。往年这时候,田里的青草该没膝盖高了,我家的牛儿吃得膘肉渐长,可今年连草籽都懒得往外冒。

今年的天,怎么说呢,就是邪门。

三月份开始,老天爷像是跟我们东沟村杠上了,一滴雨都不肯赏。往年这时候,田里的青草该没膝盖高了,我家的牛儿吃得膘肉渐长,可今年连草籽都懒得往外冒。

我叫李国强,东沟村人称”牛倌子”。十年前,我从镇上肉联厂退了休,回村后闲不住,就张罗着办了个小牛场。起初就十来头牛,慢慢发展到现在的四十多头。在我们这个半山区的村子里,算得上小有名气的”养殖大户”了。

可这几个月的干旱,把我的牛场逼到了绝路上。

那天早上,我跟往常一样五点起床,刚走到院子里,就听见牛棚那边传来”哞哞”的叫声,比平时急促。

“咋了这是?”我嘟囔着,光着脚踩上磨得发亮的石阶,走到后院。

牛棚里,老黄牛正焦躁地甩着尾巴,把一旁的铁桶踢得咣当作响。看见我来了,它瞪着大眼睛,喉咙里发出委屈的呜咽声。

“没草了是不?”我拍拍它的脖子,“再忍忍,等会儿就去割草。”

可我心里清楚,这话是哄牛也是哄自己。山上的草早就枯了大半,剩下的那点也被附近几家养牛的轮番”扫荡”过。前天,我骑着三轮车跑了三个山头,好不容易才割了半车干巴巴的野草回来。

灶台上的水壶尖叫起来,打断了我的思绪。转身时,我的腰又扯了一下。

“哎哟喂…”

今年五十八了,干了一辈子力气活,浑身的骨头像是商量好了似的,轮番向我讨债。我龇牙咧嘴地直起腰,端起那只磕了口的搪瓷缸子,倒上热水,里面泡着昨晚剩的茶叶。

老伴儿从屋里出来,头发乱糟糟的,眼睛还没完全睁开:“今天还去徐家村?”

“嗯,他家那块草地靠水库,听说还有点青草。”

她叹口气,转身进了灶房,不一会儿,土灶台里的柴火”噼啪”作响。

上个月,县里发了通知,禁止在河道抽水。往年我们这边靠人工引水解决旱情,眼下这办法也没了。听村支书老鲁说,今年干旱面积太大,上游水库都见底了,根本腾不出水来支援我们这些小村子。

我喝完茶,拎起磨得发白的草帽,准备出门。老伴喊住我:“等会儿,吃了再走。”

“不吃了,牛还等着草呢。”

她把手里的馒头塞进我衣兜:“塞车里,饿了再吃。”

我没吻她,我们这辈人不兴这个。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像拍一头老牛。

三轮车发动了三次才成功,引擎声像是老人的咳嗽。这车陪我跑了八年山路,车斗上的铁皮已经锈出了几个洞,我用废旧的奶粉罐皮补上,远看像是打了补丁的裤子。

草是割回来了,但老黄牛只是勉强嚼了几口就不吃了。那草太老太硬,牛也挑食。

“你这臭脾气,饿死你得了!”我气得踢了牛棚的木桩一脚,脚趾立刻传来钻心的疼。

十一点多,杨村长骑着摩托来了,身上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湿透大半。他比我小几岁,但村长的担子压得他满头白发,看着比我老十岁。

“国强,再撑几天。县里说下周有专家来考察,可能会有些救灾款。”

我摇摇头:“下周?怕是来不及了。我这牛再不吃草,就得卖肉了。”

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红双喜,抽出一根递给我。我们并排坐在院子里那张缺了一条腿、用砖头垫着的长凳上,一言不发地抽着烟。

烟味刺激得我咳嗽起来。其实我早就不怎么抽烟了,从那次体检查出肺有点问题后。但今天这情况,不抽两口提提神,总觉得浑身没劲。

“听说阿强回来了?”村长突然问。

阿强是我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什么技术主管,具体干啥我也说不上来。每次过年视频,他说起工作,我听着云里雾里的,只知道工资比我当年肉联厂厂长还高。

“回来?没听他说啊。”我掐灭烟头,“他向来忙,连春节都是两年回来一次。”

村长拍拍我的肩:“那可能是我听错了。行,我先走了,还得去看看李家坡那块地的情况。”

他刚走,我就听见院外传来熟悉的声音:“爸!我回来了!”

我一愣,转头看见儿子阿强站在门口,拎着两个大行李箱,穿着件印着英文的T恤,脸晒得黑红黑红的。

“你咋回来了?”我又惊又喜,“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镇上接你啊。”

他放下行李箱,给了我一个拥抱,拉开时笑道:“给你个惊喜!”

我这才注意到他的头发比过年时短了许多,晒得太黑了,瘦了些,看着倒精神了。

老伴听见动静,从屋里跑出来,看见儿子眼泪立马就下来了:“强娃,你看你,瘦了这么多!是不是公司裁员了?网上说互联网公司最近都不景气…”

阿强笑着打断她:“妈,我是主动辞职的。”

“啥?”我和老伴异口同声。

这孩子疯了吧?他那工作,一个月两万多,村里人听说都羡慕得不得了。现在这行情,找工作多难啊。

阿强没解释,而是四处打量:“牛棚在后院是吧?我带的东西得先安装好。”

原来阿强早就知道我们这里闹干旱。他自己查了水文资料,还专门跟县里的朋友了解了情况。

“爸,我辞职不是一时冲动。”他一边从行李箱里往外掏零件,一边解释,“去年我就想回来了,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这次知道你的牛场遇到困难,刚好我的项目也结束了,就申请离职了。”

我看着他从箱子里拿出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塑料管道、小型水泵、各种电子设备,还有几块黑乎乎的板子。

“这是啥玩意儿?”

“太阳能板。我研究了一套适合山区的节水养殖系统,在深圳的小区阳台上已经试验成功了。”

我半信半疑。在我的认知里,养牛就是放牧、喂草、铲粪,跟太阳能板有啥关系?

阿强继续从箱子里拿出一个个塑料瓶,里面装着绿油油的东西。他见我疑惑,解释道:“这是营养液培育的牧草种子,特别适合干旱地区生长。配合我的水循环系统,耗水量只有传统种植的五分之一。”

接下来的一整天,阿强在院子里忙活。他先是在院子一角搭建了个简易棚子,铺上了塑料膜,然后安装了太阳能板和水泵系统。我和老伴一开始还帮忙递递工具,后来实在看不懂他在做什么,干脆坐一旁看着。

邻居王大爷闻讯赶来,靠在我家院墙看了半天,嘴里叼着旱烟袋,时不时地摇头:“这娃在城里呆久了,尽整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种草还能不用土?太阳能板能当雨水用?”

我也怀疑,但没好意思说出口。毕竟是自己儿子,总得给点面子。

三天后,奇迹出现了。

阿强的”花里胡哨”的装置里,冒出了新鲜的绿芽。这种草长得出奇的快,据他说是某种”速生型饲草”,专门改良过的。

一周后,第一批牧草收割了。我将信将疑地把草送到牛棚。

出乎意料的是,牛竟然很爱吃!老黄牛埋头就是一顿猛吃,吃相难看得很。我摸了摸草,确实鲜嫩多汁,比山上割的那些枯草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爸,这个系统我叫它’旱地牧草循环系统’。”阿强兴奋地给我讲解,“它用到的水都是循环利用的,连牛尿都回收进去净化后作为肥料。牛粪也可以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又能发电……”

他说着一堆专业术语,我听得云里雾里,但有一点我明白了——这套系统确实能在干旱的情况下,用很少的水种出大量的草。

阿强不知从哪弄来一台旧电脑,整天对着屏幕调数据、画图纸。有时深夜我起来上厕所,还能看见他房间的灯亮着,听见敲键盘的声音。

我有点心疼:“熬啥呢?身体要紧。”

他头也不抬:“爸,我在写申请书,明天要提交给县农业局。”

“申请啥?”

“科技特派员项目。如果申请成功,咱们这个系统可以在全县推广,政府还会给予资金支持。”

我半信半疑:“那得多少钱啊?”

“前期投入大概二十万,后期还需要改进…”

我差点一屁股坐地上。二十万?这辈子我存款最多的时候也才十来万。

让我意外的是,县里的回复出奇地快。三天后,农业局的张局长亲自带着几位专家来了村里。

张局长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看起来像个学者。他仔细看了阿强的系统,不时点头,还拿手机拍了好多照片。

“李先生,你这个系统很有意思。”张局长对阿强说,“恰好我们县正在申报省里的’旱区绿色发展’项目,你这个技术正合适。”

站在一旁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天下午,村长就赶来了,一脸兴奋:“国强,县里已经决定支持阿强的项目了!这可是大好事啊!”

阿强的项目被命名为”旱区循环式生态养殖示范点”,第一期拨款十五万元。后院的棚子很快扩建,更多的设备运来了。村里几个年轻小伙子被招来当助手,阿强手把手教他们操作系统。

我家的牛场也扩建了。新来的专家建议我们调整牛的品种结构,引进了一些耐旱性强的品种。

一个月后,镇上电视台来采访。记者是个戴眼镜的姑娘,普通话特别标准。她举着话筒问我:“李大爷,您觉得儿子回乡创业这事,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我支支吾吾半天,挤出一句:“挺好的。”

其实我想说的话多了去了。想说我本来都准备卖牛了,谁能想到儿子回来一趟,不但救了牛场,还带动了全村。想说我这辈子跟着土地和牲口打交道,没想到儿子这些”新鲜玩意儿”真能管用。想说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但我儿子跟上了,这就够了。

记者又问:“您支持阿强回乡创业吗?毕竟他在城市有很好的工作。”

这回我没犹豫:“支持!咋不支持?”

阿强在一旁笑,他手机响了,接起来说了几句,然后跟我说:“爸,台风要来了,预计下周到我们这里,带来大量降雨。系统得调整一下,防止被淹。”

我愣住了:“台风?这么快?”

村长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气象局说的,准没错。国强啊,你家娃真争气!”

台风真的来了,带来了久违的大雨。

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我家后院的”旱区系统”被阿强和他的助手们用防水布严严实实地盖住了,一点没受损。

雨停后的第二天,天空格外晴朗。我和阿强站在村口的小山坡上,看着远处的田野重新泛绿。

“爸,明年我打算在县城租个地方,办个小公司。”他突然说。

我心里一紧:“不回深圳了?”

“不回了。那边机会是多,但竞争太激烈,生活成本也高。在这里,我能把学到的技术用在实处,帮到更多人。”

我看着儿子坚定的侧脸,突然觉得他不再是那个我印象中的毛头小子了。

“行,爸支持你。”我说,“不过得提前说好,你妈肯定要催你找对象了。”

他哈哈大笑:“正有这打算呢。县农业局张局长的侄女,就是那个电视台记者,我们处得挺来电的。”

我瞪大眼睛:“啥时候的事?你咋不早说!”

“这不是刚开始嘛。”阿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她说想学养牛,下周末要来咱家参观呢。”

我转身就往家走:“那得告诉你妈准备好吃的,把家里收拾收拾…”

听着身后儿子的笑声,我的心里泛起了一丝甜。谁能想到,那场让我愁白了头的干旱,竟然成了我们家的转机。

晚上,我站在牛棚前,摸着老黄牛的脑袋,对它说:“你小子命好啊,差点成了牛肉,现在又有新鲜草吃了。”

老黄牛甩了甩尾巴,好像在说:“那是,我可是’旱区循环式生态养殖示范点’的元老级牛了。”

村口的大喇叭突然响起,播报着明天谁家要打谷子,谁家要铡草。这声音在黄昏的村庄上空回荡,一如既往,又似乎带着什么新的东西。

就像我这一辈子,平淡无奇地过来了,没想到到了快六十岁,生活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我抬头看天,乌云散去后的晚霞格外好看,像是被谁泼了一大勺红糖浆在天边。我想:这日子,好像真的要变甜了。

注:村口王大爷依然每天靠在我家院墙抽旱烟,还是不相信”太阳能板能当雨水用”。但这次他带来了他那头拉犁的老牛,问能不能也吃点那个”洋草”。我笑着留他喝了顿米酒,顺便给他牵走了一大捆刚割的新鲜牧草。

来源:魔法师戴利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