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教育执奋进之笔,绘就新时代立德树人全景画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7 14:34 3

摘要:时序轮转,华章日新。回望来时路,郫都教育的发展步履坚实而铿锵。郫都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立德树人为主旋律,在补短板中夯实根基,在促改革中激发活力,在提质量中铸就品牌。

时序轮转,华章日新。回望来时路,郫都教育的发展步履坚实而铿锵。郫都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立德树人为主旋律,在补短板中夯实根基,在促改革中激发活力,在提质量中铸就品牌。

过去一年,郫都教育版图不断扩容

5所新(改扩)建学校如明珠散落城乡,3060个新增学位托起更多家庭的梦想。

过去一年,教育生态愈发葱茏

从课堂到课后服务的立体场域,从“科学家精神+大思政”的创新实践,到“五育融合”的特色探索,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

在郫都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下,“有学上”的普惠答卷正升级为“上好学”的优质篇章。从教学设施的迭代升级到师资力量的整体跃升,从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到评价体系的创新突破,郫都教育正以“奔跑者”的姿态,在建设教育强区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为每个郫都学子铺就通向星辰大海的成长之路。

教育资源:从量变到质变

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郫都大地,犀浦小学扩建项目崭新的教学楼里传来朗朗书声;郫都区示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趣味户外场地追逐嬉戏;郫都四中的科创教室内,学生们正专注地操作着实验仪器……这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勾勒出郫都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轨迹。

2024年,郫都以“学位攻坚”为突破口,让优质教育资源的“种子”在城乡沃土生根发芽。全年竣工投用红光实验小学(二期)、犀浦小学、郫都四中等5个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3060个,完成37所学校设施设备升级、33所学校维修改造,7所学校完成校安排危,教育“硬件”与“软件”齐头并进。

“出小区5分钟就到学校,省心又安心!”犀浦街道居民汪明跃牵着女儿走进新校园时,晨光正为教学楼镀上金边,曾经为学位焦虑的家长,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拥抱优质教育。

▲红光港泰小学效果图

不仅如此,郫都教育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方。2025年,全区计划新增红光港泰小学、蜀信路小学、书院小学、北部新城第一幼儿园、科创新城第一幼儿园、安德两路口社区幼儿园6所新建项目,预计新增学位4770个。这些新校的建成,将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郫都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特色。

▲成都石室蜀都犀浦中学·西南交通大学实验中学效果图

同时,郫都区将继续深化与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石室中学等名校的合作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今年1月,与成都石室中学合作共建的成都石室蜀都犀浦中学·西南交通大学实验中学已开工建设,并成立了成都石室蜀都教育集团。未来,郫都区将努力形成以郫都一中、石室蜀都为龙头的高中教育领航学校,以岷阳实外、红光中学为龙头的初中教育领航学校,以郫筒一小、二小、泡小蜀都为龙头的小学教育领航学校,形成“高中领航、初中突破、小学筑基”的雁阵格局,辐射带动全区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

教育力量:从个体到团队

铸就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在郫都一中生物实验室,李欣老师的“问题驱动教学法”如磁石般吸引着学生。这位教坛新秀手持分子模型,带领学生探秘生命密码:“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

2024年,郫都教育人以“教育家精神”为帆,500余名优秀教师如群星闪耀,41人次获国家、省市级奖项,128节优质课如清泉流淌。全区教师队伍建设按下“加速键”,264名编内教师、244名“两自一包”教师如新鲜血液注入,1000人次骨干教师培训助力成长。一支以“自身硬”炼就“不一般”的新时代教师队伍,一幅以教育家精神为底色的郫都教师群像,正释放着生生不息的力量,点燃莘莘学子心头的灯火。

区教育局局长韩海东的话语掷地有声:

我们要培养既有情怀又有本领的“大先生”。

面向2025年,郫都区将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推进“师德师风提升”工作,通过专题讲座、榜样论坛等形式,让“四有”好老师标准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做优“共享教师资源库”,让优质教育智慧如源头活水润泽城乡;实施“青蓝工程”,依托名师工作室落实专项提能活动,培育一批教学领军人才。同时,教师发展平台将实现新的创新突破,“课程研修坊”将成为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学生实习基地”搭建起理论实践的桥梁,“博士工作站”与“硕士班”的设立,为教师学历提升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教师队伍博士学历“零的突破”。

更深刻的变革在悄然发生。郫都区将加强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推动优质师资在全区范围内合理流动。通过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名师工作室的引领带动等方式,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郫都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以“教学竞进拉练”为契机,郫都正以高中“三新”课改为主引擎,奏响“教、学、评、研”一体化的教育协奏曲。全区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将在“以教推研、以研促教”的双向奔赴中,深耕“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改革试验田,让减负增效的乐章在校园内外回响。

特色教育:从传承到创新

打造教育新名片

“这样的‘大思政课’,让我内心深受触动。我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用努力实现梦想。”这是郫都一中高二(5)班学生朱宝睿参加主题为《精神铸就人生——听馆长讲钱学森故事》“思政大课堂”,了解到钱学森先生光辉的一生后的感受。

2024 年,郫都教育将思政教育化作春雨,30余场“大思政课”浸润心田,“科创高地杯 ”点燃创新星火,两弹城研学让历史照进现实,钱学森科技馆巡展让“科学家精神”种进学生心里……一系列举措让思政教育在郫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25年的教育图景更令人心潮澎湃。在深化“做充满生命色彩的德育”实践中,郫都正以科学家精神为墨,在校园里挥洒出红橙黄绿蓝五色育人图谱——红色基因传承点燃爱国情怀,橙色科创赛事激发创新活力,黄色艺术工坊培育审美素养,绿色生态课堂厚植生命意识,蓝色科技研学拓宽国际视野。通过“十个一”科学家精神培育工程,让两弹城研学的脚步丈量信仰高度,用“科创高地杯”的星火点燃创造梦想。

在五育并举的战略布局下,郫都还将搭建起“课堂+课后服务”的立体教育场域。高校实验室的智慧之光与社会实践基地的泥土芬芳交织,“科学+科学家精神”的双轮驱动培育家国情怀,“科创+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锻造数字素养,“艺术+体教融合”的特色路径强健身心体魄。30余场“线上线下”研学实践活动,将如繁星般点缀在四季的教育时空……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郫都还精心烹制了一场深化“科学家精神+大思政”教育的“精神盛宴”。郫都一中天文观测基地正式启用,全区科技少年将通过专业望远镜对话宇宙,播种下航天强国的种子;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将带来国家安全领域的前沿解码,用鲜活案例筑牢青少年“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的思想防线;空间站宇航员将跨越400公里太空距离,与郫都学子开展实时互动教学,让航天精神直抵青春心田……围绕科技科普、国防安全、航空航天、红色交响经典进校园等六大主题,“科学家精神+大思政”的教育画卷,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能。

韩海东说:

教育的真谛不在于铸造标准的零件,而在于点燃每个生命的独特火焰。

如今,郫都教育新城的轮廓愈发清晰。这里既有传统书院的墨香流淌,也有实验室里的仪器鸣响;既能听见杜鹃花旁诵读《诗经》的童声,也能看到现代科技创新的灵光闪烁。当2025年的晨光穿透云层,千万支奋进之笔必将绘就新时代立德树人全景画卷。

来源:天府郫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