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启动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7 15:19 2

摘要:近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启动了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为何要开展此项工作?数字化技术为文物建筑保护工作有何影响?3月26日,记者采访了济南市考古研究院文保研究部主任艾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近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启动了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为何要开展此项工作?数字化技术为文物建筑保护工作有何影响?3月26日,记者采访了济南市考古研究院文保研究部主任艾楠。

首批对三处文物建筑开展试点工作

艾楠介绍,在文保领域,目前主要做的是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做得相对较少。而如今,从文物保护到考古发掘,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文物与科技结合日益紧密,科技对文物工作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数字化技术也成为文保领域的新趋势,因此,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开始逐步探索文物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工作。

(图源:济南市考古研究院)

此次济南市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首批选择了“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旧址”“中共山东省委秘书处旧址”与“汪洋台”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何选择这三处?艾楠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三处文物建筑不仅各具特色,还均是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这三处建筑均为济南近现代的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相比,它们的建筑结构相对简单一些。因为此次是试点工作,所以就优先选择了它们。”艾楠说。

据悉,在山东省内,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在文物建筑数字化保护工作方面走在前列。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于三月中旬正式开始试点工作,如今前期的建筑数据信息已经扫描完毕,正在进行数据处理工作。

或可实现文物的“数字永生”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试点工作中,济南市考古研究院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与近景摄影测量相结合的技术,对建筑主体结构、细部构件及周边环境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该技术可精确至毫米级分辨率,完整记录建筑形制、材质纹理及病害状况,形成数字孪生档案。

艾楠介绍,相对于传统的文物建筑测绘方式,此次试点工作采用的三维测绘技术,具有非接触式、无损,数据全面、生动,精度高,速度快,直观性及现势性等优势。加之,由于不直接接触建筑本体,在完成测绘工作的同时,还可保证不对文物建筑造成任何破坏。

(图源:济南市考古研究院)

“通过三维测绘等技术,可以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全景展示,放在线上平台时,可以让市民游客更近距离接触到这些文保建筑。”艾楠提到,这些数据的精确度很高,基本上能够达到原有建筑的真实数据,从而为文物建筑建立了一套数字档案,为后续修缮保护、展示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文物实施数字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它们的‘数字永生’,文物的样子可以永远停留在数字档案中”。

在前期工作做完后,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将结合三维建模技术对文物建筑进行数字展示,从而让市民大众真正见到这种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实际效果。

来源:生活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