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3日,河南省南阳市迎来了一场温暖人心的盛会——“感动一刻•让爱永恒”总分享会。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石丽英、河南省医师协会会长黄玮、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书记顾理、上海和黄药业执行副总裁张树才等,与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00余名医务工作者齐聚一堂,
转自:扬子晚报
2025年3月23日,河南省南阳市迎来了一场温暖人心的盛会——“感动一刻•让爱永恒”总分享会。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石丽英、河南省医师协会会长黄玮、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书记顾理、上海和黄药业执行副总裁张树才等,与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00余名医务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从2024年23场省级分享会中脱颖而出的6位优秀代表讲述的感人故事。这场活动不仅是对医者精神的礼赞,更是一场关于生命、责任与爱的深度对话,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注入了持久力量。
嘉宾致辞:共话医学人文,凝聚行业共识
顾理书记:发扬医圣精神
作为东道主代表,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顾理书记首先向现场所有医务工作者致以了崇高敬意,在致辞中,他回顾了南阳的医学传统,他表示,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医务工作者应以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精神为指引,将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结合,让患者感受到“有温度的医疗”。此次分享会的举办,对于当地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将是一次有力的契机。
张树才执行副总裁:加强医患关系道德建设
上海和黄药业执行副总裁张树才在发言中回顾了企业与中国医师协会20年的合作历程,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包括携手推行《中国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道德准则》,以及2014年共同成立的“中国医师协会医和道德建设专项基金”。这些项目的成功让社会看到,医学的进步不仅需要仪器,更需要心与心的连接。
黄玮会长:竭尽全力维护人民健康
河南省医师协会黄玮会长表示,健康是民生之本,更是民族昌盛的基石。作为医疗卫生战线的忠诚卫士,我们河南省医师协会多年来在修复医患信任、筑牢健康屏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日举行的“感动一刻·让爱永恒”总分享会,是医者仁心的璀璨结晶,更是医患情深的生动诠释。期待大家分享更多的感动瞬间,传递医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共同织就医患携手同行的温暖图景。
石丽英副秘书长:让医学回归人的温度
中国医师协会石丽英副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学的本质始终围绕着'人'这个核心——那是对生命尊严的敬畏,对病榻疾苦的共情,对医者誓言的坚守。“感动一刻”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深挖感人故事的同事,也是为了叩击每个医疗工作者的心灵,让医学人文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强音,最终构建起医患双方心心相通的健康生态。
十一年坚守,传递医者温度
“感动一刻•让爱永恒”照片征集及故事分享活动始于2014年,活动初衷是通过记录医疗工作中的温暖瞬间,弘扬医者职业精神,改善医患关系。2024年,活动进一步聚焦基层医疗与突发事件中的医者担当,最终评选出的6个优秀故事,其既是医者仁心的缩影,也是时代精神的写照。
陈都药师:从“心”出发,22年守护生命律动
南阳市中心医院药师陈都讲述了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副院长杨侃的传奇经历。从创建南阳市中心医院创建心脏外科到首场手术救死扶伤,从首位患者的长期随访到生死关头的全力救治,二十二年来,杨侃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格言,与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并不断激励后辈砥砺前行。
姜霞医师:雪域高原上的生命驿站
以“医路前行,护航生命”为题,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姜霞医师分享了个人经历。他在医疗援藏期间克服高原极端环境,全身心投入医疗工作,不仅通过专业优势积极救治患者,还在当地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有效改善了当地医疗水平。这份跨越山海的医者情谊,成为民族团结的生动注脚。
郑思成医师:托起“心脏的重量”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郑思成医师,以“心脏的重量”为主题,展现了心内科的生死救援日常。他和心内科医护人员时刻与死神赛跑,将无数患者从死亡边缘上拉了回来,尽管很少与家人团聚,却从未辜负对生命的责任。面对节假日空缺的团圆席,监护仪上的生命曲线成为最美的坚守见证。
李慧丽医师:大山深处的“健康守门人”
来自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李慧丽医师,讲述了自己“薪火聚温暖,义诊在身边”的暖心故事。她全身心投入基层留守儿童的义诊工作中,与医生们全力呵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用心满足他们的生活和心理需求,搭建起城乡医疗帮扶的桥梁,为更多人关爱留守儿童生活树立了良好典范。
林玲医师:洪水中的“生命方舟”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医院林玲医师带来了她的“水灾无情,人间有爱”主题分享。面对2023年6月武平县的山体滑坡、内涝灾害,她与医疗救援队员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不顾个人安危,亲身涉水抢救受灾群众,排除万难彰显医者担当,与当地群众自发组建的“物资保障队”形成动人呼应。这种双向奔赴的无私大爱,深深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听众。
祝瑶瑾医师:跨越千里的“生命随访”
金华市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的祝瑶瑾讲述了“夕阳下的大拇指”的故事。1200公里,连接62个家庭,她与随访小组爱心接力,持续关怀患者身心,完成了医患心灵间的“最后一公里”。她的讲述让与会人员进一步感受到了随访工作的重要性,点点滴滴的付出浇灌出大爱之花,印证了“医学是技术与爱的结合”。
专家视角:科技与人文的平衡之道
在点评环节,中国医师协会顾问董胜利、导演李薇、黄钢教授及寇晓雯主任对故事进行深度解读。专家一致认为,这些案例体现了医学人文的核心——技术为基,仁爱为本。黄钢教授呼吁“医学回归初心”,关注患者主观感受;董胜利教授则强调摄影等艺术形式对人文素养的滋养,鼓励医生用多元视角践行温暖医疗。
尾声:致敬医者,让爱永恒
本次活动通过典型案例的学术研讨,揭示出医学人文的三重维度:技术精度、关怀温度与传播深度。这些感动时刻不仅凝聚起了医患关心,更成为社会共筑的健康中国力量。当活动进入尾声时,所有与会人员都深化了一个共识:医者仁心,感动永恒。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