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

天工大张青松/北航蔡仲雨/清华危岩:电纺和溶剂诱导3D-2D自组装策略制备响应性结构色纳米纤维膜,可用于动态防伪和智能光学器件

结构色材料凭借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在柔性显示、智能传感和防伪标签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但传统呈色模式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问题,且难以实现颜色的快速调控与精准图案化,限制了其在高端防伪和动态标识场景中的应用。此外,大量结构色膜研究工作主要基于具有高折光指数

自组装 蔡仲 纤维膜 结构色 张青松 2025-06-25 13:11  5

中国热科院在植物基“肉桂拿铁”自组装机制和消化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热科院加工所食品加工研究室团队在植物基“肉桂拿铁”自组装机制和消化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首次构建了由肉桂精油(CEO)与咖啡多酚(CP)自发形成的胶体分散液(CEO-CP-CD),该体系无需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或外源载体,依靠π-π堆积及氢键等

自组装 植物基 热科院 肉桂 自组装机制 2025-06-17 10:16  5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韩东、敖卓团队ACS Nano:黄芪多糖水凝胶搭载载药牛膝超自组装体—新型水凝胶递药系统协同增效加速伤口愈合

当“补气之长”黄芪遇见“通经活络”的牛膝,在纳米实验室里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韩东研究员团队创造性地开发出一种负载具有载药能力的牛膝超自组装体的新型复合水凝胶。3天内将伤口收缩率提升至51.81%,14天实现功能性皮肤再生!这一“源于自然,优于自

水凝胶 自组装 牛膝 韩东 黄芪多糖 2025-06-10 18:12  5

什么是自组装分子动力学模拟?

自组装分子动力学模拟是一种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分子在无外力作用下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如范德华力、氢键等)自发组织成有序结构的模拟技术。它广泛应用于研究纳米材料、生物分子、聚合物等体系的结构形成机制、稳定性及功能性能。该方法通过跟踪粒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揭示从

分子动力学 自组装 胶束 分子动力学模拟 自组装分子动力学 2025-06-09 16:44  5

IF:79.8!武汉大学,Nature系列综述!

为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并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界正在积极开发可持续、可再生的新材料。纤维素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天然生物高分子(年产量约为1.5 万亿 吨),因其可降解性和 碳中和 生命周期,成为极具潜力的替代材料。纤维素来源于植物细胞壁,可构建从纳米纤维到宏观复合结

自组装 武汉大学 纳米复合材料 纤维素 超分子化学 2025-06-07 08:39  5

东南大学ACS Sensors:协同自组装制备有序介孔WSe₂/WO₃半导体异质结构用于室温NO₂快速传感

在人工嗅觉(电子鼻)中,快速、高灵敏度地检测有害气体分子至关重要,这在环境监测和医疗保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传感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如孔隙率、结晶度和载流子迁移率)的限制,在室温下构建具有快速响应的高灵敏度分子传感器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自组装 东南大学 wo 介孔 wse 2025-05-28 10:11  6

灵神星 担任黄金采矿工程师? 菌类生存艰难 种菜不可能 液态水在分子自组装中不可替代 生命起源需多元素及元素间精妙组合 探险不易 “淘金”有难度

据碳基生命普遍法则,生命存在需满足四大核心条件;首先须存在液态溶剂介质(通常为水,介电常数ε=80.1),且有有机分子多样性(含C、H、O、N、S、P等元素)存在,再就是持续能量梯度(氧化还原电位差ΔE ≥ 0.2 V)存在;当然还需环境稳态窗口(温度T∈[2

自组装 液态水 灵神星 采矿工程师 黄金采矿工程师 2025-05-27 23:49  6

深圳先进院耿晋Angew:活体内原位自组装合成功能材料

生命体与合成材料的界面融合正引领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新趋势。借助细菌这一“活体纳米制造工厂”作为模板与反应平台,材料的原位构筑过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物驱动特性。该策略在避免传统体外合成与转运步骤的同时,实现了绿色、高效与生物相容的理想合成环境。如何精准调控微

深圳 自组装 活体 angew 原位自组装 2025-05-27 08:43  7

人工血小板凝血超越天然血小板?中国科学家研制人工血小板,实现秒级超快凝血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窦红静团队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血小板技术,通过在微纳颗粒中引入适当的超分子相互作用,使其能够同时结合血细胞和血浆蛋白,实现了快速且动态的凝血效果,并能将人工血小板的凝血时间从分钟级缩短为秒级。

科学家 血浆蛋白 自组装 血小板 凝胶 2025-05-26 21:42  6

自组装,Nature Chemistry!

自组装是构筑超分子结构的关键策略,因其在分子识别、催化、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通过共价键构建的材料相比,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的自组装结构具有可逆性强、响应性高、组装条件温和等优势,适合构建多功能、智能化材料。

自组装 chemistry naturechemistry 2025-05-20 00:00  7

985 大学,Cell+1

2025 年 5 月 8 日晚,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高昂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 Cell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细菌抗噬菌体免疫的新机制。该研究是高昂团队继 2022 年 Nature 成果之后的又一重要突破。

自组装 噬菌体 磷脂酶 cape cua 2025-05-12 15:3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