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回暖信号显现,创新药或成投资新宠
自2021年初达到高点以来,中国医药股经历了67.95%的回调,直到现在已经持续调整超过三年。尤其是在2025年春夏之交,医药股或将迎来新的机遇,尤其是聚焦于创新药的领域,市场信号逐渐显现。
自2021年初达到高点以来,中国医药股经历了67.95%的回调,直到现在已经持续调整超过三年。尤其是在2025年春夏之交,医药股或将迎来新的机遇,尤其是聚焦于创新药的领域,市场信号逐渐显现。
2025年5月9日15:00 - 17:00,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网络互动平台,举行了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线上众多投资者参与此次调研活动。公司董事长李能,董事、总经理游永平,副总经理
国民健康意识的崛起是母婴益生菌行业发展的基石,伴随着消费者对益生菌产品认知度的提高,母婴益生菌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2022年,中国母婴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增至179.3亿元。因为婴幼儿的免疫系统正在发育,所以益生菌补充品特别适用于婴幼儿,2022年,中国儿童益生
2025年以来,创新药板块的表现格外强势,截至4月28日,港股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已超过30%,距离阶段性高点一步之遥(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投资有风险)。
“新质生产力”定位。国家将医药行业列为“新经济增长点”,重点支持创新药械、中医药现代化及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
“药品追溯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医药产业各个链条的信任基石。过往的十多年,在国家药监局的指导下,码上放心有幸参与共建这套持续完善过程中的‘信任基础设施’。”近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医药”专题会议上,“码上放心”追溯码业务负责人袁孔虎以这句开场白,讲述
在医药行业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中,华东医药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以及强大的创新实力,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格雷厄姆的百年前的总结,依然经得住时间考验,注重定量的财务分析,《聪明的TZ者》、《价值TZ》这两本书值得认真学习,这是基本功。
医药行业CRM不仅是工具,更是企业战略落地的抓手。无论是销售型、营销型还是服务型CRM,核心目标都是以数据驱动决策,以客户为中心提效。医百科技100.CRM+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通过整合销售、营销、数据分析能力,助力药企实现从“经验管理”到“数字管理”的跨越!
近日,IQVIA Institute基于IQVIA databases及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数据,对2024年全球医药行业投融资、新药上市以及临床试验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回顾。结果显示,2024年该行业呈现出投融资规模回升、新药上市数量增加、临床试验活动趋稳的趋势
这个过程也许枯燥乏味,就像翻石头一样。但久而久之,坚持下来,就能成为基金经理的护城河:你沉淀下来,涉猎研究的公司越多,那么你发现好公司的希望就越大,战胜比较基准的概率就越大。
罗氏表示,这项投资将创造超过 1.2 万个就业岗位,其中 1000 个岗位由该公司提供,其余岗位将用于支持美国新的制造业产能。
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拟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后进一步抬升对华关税至125%乃至145%。
近日,贝达药业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8.92亿元,同比增长17.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亿元,同比增长55.92%,实现营收净利润的双增长。这一组数据背后,是公司核心产品在市场中的强劲表现。凯美纳、贝美纳等5款商业化产品,凭借
一面是复杂的市场、政策环境与医药行业转型所叠加形成的向下压力;一面是AI技术深度赋能医药企业创新加速的向上机遇。
医药行业主要分为以下六大分支,根据当前市场环境与政策趋势,理性分析。
血管结扎夹上游产业主要原材料为钛、高分子聚合物等,其中钛夹主要原材料为镍钛合金;塑料夹主要原材料为均聚甲醛、ABS塑料;可吸收夹主要原材料为聚乙醇酸、聚对二氧环己酮。中游为血管结扎夹制造商,代表企业有康基医疗、逸思医疗等。血管结扎夹下游为各级医疗机构,适用于普
华东医药成立于 1993 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并于 1999 年 12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历经 30 余年的风雨洗礼与精心耕耘,公司已成功构建起覆盖医药全产业链的多元化业务版图,旗下囊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美以及工业微生物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发展成
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名单是经企业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初审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名单包括:93个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企业品牌,43个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区域品牌,42个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
在当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宏大浪潮中,数字工厂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各个行业的版图之上。它们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与差异,而设备管理系统,则如同连接这些光芒的丝线,串联起整个智能制造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