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史学巨擘的思想地图与学术路径——王汎森解析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

春分之时,台湾地区“中研院”院士,现任“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王汎森第一次来到天津,受邀南开大学与三联书店联袂举办首届“南开史学郑天挺讲座”首讲嘉宾,讲座主题为“史家的技艺”,以三场演讲解析中国近现代史学巨擘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的思想地图与学术路径。

陈寅恪 梁启超 傅斯年 王汎森 史学 2025-04-30 11:13  5

“痴人”说梦

你我牵手在百花丛中漫步、静静的、幽婉的。四围尽是姹紫嫣红的玫瑰、月季、百合,色彩斑斓绚丽,如世外桃源、如人间仙境、如飘悠心灵。花香醉人,花色迷人、花恣招人。

陈寅恪 黄粱梦 乔羽 淳于棼 沈既济 2025-04-28 06:24  6

成为大师的三个条件是:在大学、有弟子、活得久

刘浦江(1961年8月-2015年1月6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同事的邓小南教授曾评价说:浦江是如今世上不多的理想主义者,更是孜孜以求的实践者。他以自己53岁的一生,以自己的学业成就、学术精神、学人气质,呈现出“学者”二字的真切意涵。本文为刘浦江教授关于

大师 大学 王国维 陈寅恪 柳如是别传 2025-04-23 07:11  5

那个时代,一个群星璀璨、风华绝代的时代

在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蓬勃的时期,除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外,便是民国时代。那是一个既昏暗又辉煌,既战乱不休又思潮涌动的岁月;它是民族遭遇重重困难的时期,亦是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时刻。即便最璀璨的星辰也无法彻底照亮广袤的大地,但它们犹如灯塔,为这个民族照亮了前

鲁迅 陈寅恪 胡适 梅贻琦 刘文典 2025-04-13 09:10  7

陈寅恪:论韩愈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

禅宗 陈寅恪 昌黎 唐会要 韩愈 2025-04-07 09:09  6

金克木:陈寅恪遗札后记

长孺先生左右:今日奉到来示并大著。寅恪于时贤论史之文多不敢苟同,独诵尊作辄为心折。前数岁曾托令妹季雍女士及金君克木转达钦服之意,想早尘清听矣。寅恪壮不如人,老更健忘,复以闭门造车之学不希强合于当世,近数年来仅为诸生讲释唐诗,聊用此口。所研索者大抵为明清间人诗词

陈寅恪 唐长孺 金克木 法华经 季雍 2025-04-06 09:32  6

《陈寅恪四书》:构建立体式研究陈寅恪的大格局

近20年来,中国知识界催生了一轮又一轮陈寅恪热,至今热度不减。随之而来的是研究陈寅恪的文章、著作层出不穷,此中良莠不齐。近日,广东人民出版社重磅推出新书《陈寅恪四书》,这是广东知名历史学者张求会教授关于陈寅恪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该书的面世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

研究 陈寅恪 四书 陈寅恪四书 刘节 2025-04-06 07:04  6

葛兆光:读不下去的陈寅恪

书桌上摆着《陈寅恪诗集》的校样,看了两天,续续断断,全没有先睹为快、一气读完的兴奋。并不是陈寅恪的诗不好读,陈流求、陈美延两位女公子费尽心力广为搜罗编年辑成的诗集,比当年出版的《寅恪先生诗存》多出百余首,并附有唐筼存诗,既有史料价值,又有不少可琢磨玩味的意思,

陈寅恪 书斋 葛兆光 陈寅恪诗集 辩亡 2025-04-03 07:11  7

陈寅恪:韩愈与唐代小说

陈寅恪世丈此篇为研究李唐文学之一重要文献。原稿系以中文撰作,由魏楷(J. R. Ware)博士译成英文,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四月出版之哈佛亚细亚学报(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第一卷第一期。距今逾十年矣。原稿在国内迄未刊

小说 唐代 陈寅恪 韩愈 毛颖传 2025-04-01 10:05  10

3月新书,推荐这13本

《星期五不上班》发出一种诱人的倡导与召唤,如书封上所写——星期五不上班之于21世纪,就像双休日之于20世纪;《跟着人类学家漫游》或可带着生活在大都市“茧房”中的人,探寻一个个属于远方的故事与文化;《遗物整理师》则以死之平等照见生之可贵:“我希望不再把当下的今日

推荐 新书 陈寅恪 田千秋 阿包 2025-03-31 08:31  7

傅斯年与陈寅恪

一个关心时代的知识人能够将他的关怀、时代境遇与学问套叠起来,形成一面三棱镜,映照他所属的时代。适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士大夫和民国知识人的学术追求、思想世界乃至个人命运与时代剧烈碰撞,从应对“传统学术与思想内部的危机”,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纠缠与徘徊”

牛津 陈寅恪 傅斯年 陈寅恪与傅斯年 杭立武 2025-03-26 17:46  10

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文科教育?

“文科消亡成为一股全球性浪潮”话题曾经冲上微博热搜——2024年9月,哈佛大学取消了至少30门秋季课程,其中文科专业成了“重灾区”。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随着AI智能工具的涌现及广泛应用,不少AI工具已具备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基础翻译

教育 文科 人文学科 陈寅恪 朱国华 2025-03-27 09:43  11

葛兆光:读不下去的陈寅恪!

书桌上摆着《陈寅恪诗集》的校样,看了两天,续续断断,全没有先睹为快、一气读完的兴奋。并不是陈寅恪的诗不好读,陈流求、陈美延两位女公子费尽心力广为搜罗编年辑成的诗集,比当年出版的《寅恪先生诗存》多出百余首,并附有唐筼存诗,既有史料价值,又有不少可琢磨玩味的意思,

陈寅恪 葛兆光 陈寅恪诗集 柳如是别传 辩亡 2025-03-20 07:38  7

叶兆言《吴宓》

最初知道吴宓先生,是把他当作新文学的反面人物。只知道这人好抬杠喜欢吵架,保守得接近可笑,凡是胡适先生赞成的,他都要反对。反对胡适也算不了什么大错,因为1949年以后,胡适跟国民党走了,仅仅是反对胡适,也算是与共产党保持一致。吴宓还反对鲁迅,反对一大堆本世纪初大

陈寅恪 吴宓 叶兆言 吴芳吉 陈吴 2025-03-19 03:30  10

王彬彬:陈寅恪对中医的看法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在清末的变法维新运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但陈宝箴还是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中医,能够为人处方看病。陈宝箴的父亲陈伟琳(字琢如)是乡间名医,陈宝箴继承了父亲在医学方面的志趣。而陈宝箴对中医的兴趣也为儿子陈三立所承袭。陈三立同样具有为人看病开药的

中医 陈寅恪 王彬彬 2025-02-24 23:15  12

秉寅恪遗风,扬未闻新帆!

在学术的浩瀚星空中,陈寅恪教授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其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三不讲”理念——“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为后来者照亮了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求知小径,引领着我们在知识的征途上不断探索、前行。

寅恪遗风 陈寅恪 寅恪 2024-12-23 17:4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