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非奈利酮对T2DM相关CKD患者的心血管获益
2型糖尿病(T2DM)本身即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数据显示[1],大约50%~60%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在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之前死于心血管事件。因此,对于T2DM相关CKD患者,切实降低心血管风险与延缓肾脏疾病进展同等重要。非奈利酮作为一种
2型糖尿病(T2DM)本身即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数据显示[1],大约50%~60%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在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之前死于心血管事件。因此,对于T2DM相关CKD患者,切实降低心血管风险与延缓肾脏疾病进展同等重要。非奈利酮作为一种
欧洲肾脏协会大会(ERA)是全球瞩目的肾脏病学术大会。2024年5月23日~26日,第61届ERA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大会内容精彩纷呈,不仅有医学继续教育、late-break clinical trails专场,还有多达2000多篇摘要
中总结了囊性肾病和遗传性肾小球肾炎两大类疾病,具体包括了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多囊肾病、肾单位肾痨、遗传性肾病综合征、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lport综合征、法布雷病等一系列较为常见或罕见的遗传性肾病。
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多囊肾病(PKD)。与大部分病因不同,PKD是一种遗传性肾病,与PKD类似的还有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Alport综合征和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等。随
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基石是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但是目前在临床实践中,有部分患者的用药存在安全与有效性风险。在一项调研中发现,约有70%和34%的CKD患者存在院内或院外用药不当。这些用药不当可能与不良结局相关,包括生活质量下降、住院率、死亡风险和医疗费用
高钾血症,定义为血清钾浓度升高(>5.0 mmol/L),常见于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因其排泄能力下降。高钾血症的存在,特别是中重度高钾血症,一直被证明是CKD患者心血管预后不良的一个风险因素,包括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住院或卒中住院的
疾病负担日益沉重。非奈利酮是全球首个新型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凭借其在肾脏和心血管预后方面的显著优势及良好的安全性而备受临床认可,并于2023年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近期,《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下文简称“国家医保目录”)正式公布,非奈利酮作为2型糖尿病(T2DM)相关慢性肾脏病(CKD)领域的创新药物成功续约并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