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持续看好创新药行业
中信建投研报称,在政策上,集采与医保谈判常态化,商保带来潜在增量,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加。在技术上,全球ADC药物2023年销售额达104亿美元,中国相关公司加速ADC布局与推进,逐渐迎来收获期;GLP-1减重赛道发展成熟,竞争从单一减重升级到多重获
中信建投研报称,在政策上,集采与医保谈判常态化,商保带来潜在增量,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加。在技术上,全球ADC药物2023年销售额达104亿美元,中国相关公司加速ADC布局与推进,逐渐迎来收获期;GLP-1减重赛道发展成熟,竞争从单一减重升级到多重获
凭借定向清除癌细胞的机制,以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为代表的细胞治疗曾被视为肿瘤治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但由于个体化治疗成本高企、适应症拓展缓慢,主攻CAR-T的医药企业仍然在难以盈利的困局中挣扎前行。据科济药业控股有限公司(2171.HK)最新披露
I期试验中,共有312名实体瘤患者接受了YL201的治疗,整体客观缓解率达到40.8%,其中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63.9%。
近年来,中国在CAR-T细胞疗法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屡获突破,还在实体瘤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从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到国际会议上的惊艳亮相,中国CAR-T疗法正以强劲的势头走向世界舞台。本文将聚焦中国CAR-T疗法的最新进展,揭示其在
2025年3月16日发布公告,暂停进口KYOWA HAKKO BIO CO.,LTD.(协和发酵株式会社)谷胱甘肽等5个原料药。公告显示,在近期组织对日本KYOWA HAKKO BIO CO.,LTD.的Hofu工厂(生产企业英文名称:Hofu Plant o
3月21日,易慕峰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靶向EpCAM自体CAR-T细胞注射液产品(IMC001)新增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默示许可,用于治疗上皮性晚期实体瘤,包括但不限于晚期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实
在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的估值逻辑从“管线故事”转向“商业化答卷”的当下,这家手握14.79亿元现金储备的创新药企,如何持续书写在CAR-T赛道的创新故事?
3月20日,君实生物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注射用JS212(项目代号“JS212”)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3月18日,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研发及生产企业科济药业-B(02171.HK)发布2024财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942.50万元,净亏损7.9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6.73%。亏损的主要来源在于高额的研发投入和非经常性亏
3 月 18 日,科济药业发布 2024 年业绩,并在报告中指出,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在中国用于晚期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GC/ GEJ)患者的确证性 II 期临床试验(CT041-ST-01, NCT04581473)试验达成主要终点,计划于2025 年上半
君实生物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注射用JS212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该药品为重组人源化抗EGFR和HER3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主要用于晚期恶性实体瘤的治疗。临床前研究显示,JS212在多个动物模型中展示
截至3月18日收盘,浙江医药股价报收13.97元,日内振幅0.93%,换手率2.3%,市盈率11.86倍。日内成交金额达3.09亿元,总市值维持在134.34亿元。该股早盘以13.99元高开,盘中最高触及14.05元,最低下探至13.92元,最终较前日微幅回调
实体瘤内部的低氧和免疫抑制微环境,严重阻碍了药物分子和免疫效应细胞的浸润,成为恶性实体瘤难以根治的关键挑战。然而,自然界中一些独特的“溶瘤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却能够精准靶向肿瘤内部的缺氧和免疫抑制区域,通过激活先天免疫系统,展现出抗肿瘤潜
细菌 治疗 cancer 实体瘤 naturecancer 2025-03-19 02:13 5
HLX43是一款靶向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新型ADC药物,由高度特异性的全人lgG1 PD-L1抗体分子、可裂解的新型连接子-荷载毒素偶联制备而成,其药物抗体比(drug-to-antibody ratio, DAR)约为8。HLX43的荷载毒素为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实体肿瘤的内部会形成缺血、低氧和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这一特殊的微环境严重限制了药物分子和免疫效应细胞的渗透与作用,成为许多恶性实体肿瘤难以根治的关键因素之一【1】。如何突破肿瘤微环境的屏障,改善药物
实体瘤内部的低氧和免疫抑制微环境,严重阻碍了药物分子和免疫效应细胞的浸润,成为恶性实体瘤难以根治的关键挑战。然而,自然界中一些独特的“溶瘤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却能够精准靶向肿瘤内部的缺氧和免疫抑制区域,通过激活先天免疫系统,展现出抗肿瘤潜
2025年,中国医药行业在全球竞争中持续展现突破性进展。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活跃,国产GLP-1类减重药物凭借差异化研发路径加速出海;与此同时,通用型CAR-T技术突破及实体瘤治疗进展,为细胞疗法打开更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中国医药产
B1962注射液是抗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1(IgG1)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组成的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B1962作为单一药物可同时阻断PD-L1和VEGF靶点,更有效阻断PD-1/PD-L1和
中国上海,2025年3月13日——聚焦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及女性健康的全球化创新药公司亚虹医药(股票代码:688176.SH)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APL-2302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新药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ERBB家族的一个基因,这个基因家族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爱捣乱的分子——EGFR基因。EGFR基因在非小细胞肺腺癌里非常高频地发生突变,50%的肺腺癌患者因为这个基因突变可以选择靶向药治疗。HER2基因在乳腺癌和胃癌里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