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下载 | 艾瑞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手机银行APP监测报告》
在国家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手机银行APP已成为商业银行服务用户、优化体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载体。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与用户行为的深度变迁,银行业从早期的渠道迁移迈入智能化、场景化、普惠化的新阶段。AI技术的深度融合、精细化运营策略的落
在国家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手机银行APP已成为商业银行服务用户、优化体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载体。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与用户行为的深度变迁,银行业从早期的渠道迁移迈入智能化、场景化、普惠化的新阶段。AI技术的深度融合、精细化运营策略的落
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邮储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邮储银行实现利润总额945.92亿元,同比增长3.27%。净息差1.87%,保持行业较优水平。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90%,资产质量继续保持行业优秀水平。
近日,65岁的徐女士在家接到了自称某短视频平台客服人员的来电提醒。徐女士听罢,赶忙要求取消该业务。“客服”随即表示会为徐女士转接“高级客服”,协助其完成取消操作。
过去一年,内外部环境愈发复杂多变,导致各行各业均处在承压状态,尤其是银行业,受信贷需求偏弱,LPR重新定价等因素影响,挑战前所未有。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样的选手能够穿越周期,韧性生长?它们又是如何坚守长期主义,行稳致远的?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加快农村发展的步伐,需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
2025年1月,琼海的刘女士遭遇了一场精心设计的电信诈骗。一名自称“抖音客服”的陌生人致电刘女士,谎称其开通了抖音直播会员,每月将自动扣费800元,但可立即取消以避免损失。在对方的诱导下,刘女士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银联会议”的APP,并进入了一个由骗子创建的“
日前,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4月9日起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后续,客户可持银行卡,通过招商银行ATM或前往该行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
比如,工商银行率先表示,其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已于去年4月17日起暂停服务,客户可通过ATM机手机银行扫码取现功能提取现金,或在ATM机上插卡提现。
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技术诱骗消费者泄露账户密码、转账汇款等,致使消费者面临经济损失。4月2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加强防范共享屏幕下手机银行转账诈骗的风险提示》。
不久前,郑某(女,44岁)接到了一个“00”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抖音工作人员”,告知郑某已开通抖音直播,每月会自动扣费9800元。郑某一听,赶忙表示要取消。随后,郑某按照对方要求登录指定的QQ账号,并在对方QQ语音通话的引导下,下载了名为“抖动生活”的AP
诈骗分子冒充抖音、快手、微信、支付宝、银行的客服,声称用户账户开通百万保障、直播会员、百万医疗等收费项目,如果不及时关闭,自第二天起每月将自动扣款800至2000元,诱导下载具有远程控制、屏幕共享功能的APP,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后进行操作转账
诈骗分子冒充抖音、快手、微信、支付宝、银行的客服,声称用户账户开通百万保障、直播会员、百万医疗等收费项目,如果不及时关闭,自第二天起每月将自动扣款800至2000元,诱导下载具有远程控制、屏幕共享功能的APP,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后进行操作转账
随后,李阿姨就看着对方在自己手机上进行一系列操作,还收到了银行验证码。最后,对方还要求李阿姨配合进行人脸验证。
罗先生在家中接到自称“微保”客服的电话,称其之前签订的免费试用即将到期,若不取消将每月扣费800元。罗先生表示未曾签订过,对方称可能是无意中点击的,并表示可协助解除合同。
罗先生在家中接到自称“微保”客服的电话,称其之前签订的免费试用即将到期,若不取消将每月扣费800元。罗先生表示未曾签订过,对方称可能是无意中点击的,并表示可协助解除合同。
增强存款内生动力,推动存款量增质优。一是加大行业客户营销攻关力度。锚定空白行业和空白业务,充分挖掘全行干部员工营销潜力,务必扩大行业客户覆盖面;深入研究行业客户业务特点、资金特点,全力做好后期维护,务必扩大行业客户资金留存规模;充分发挥行业营销批量获客作用,推
40岁前我还觉得自己是“及时行乐”的人生赢家,每个月工资一到手,直播间“最后3件”喊得我心痒痒,刷卡刷到手软,结果呢?
3月27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7.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负债总额16.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9%;营业收入3487.75亿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同),同比增长1.83
3月22日中午,市民张先生在邢台农商银行办理业务时不慎将手机遗落,工作人员发现后积极联系失主并妥善保管,最终将手机送还到失主手中。
为全面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