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变“损招”,警惕伪科普陷阱
“阿莫西林拖地”“抗生素洗头”“阿莫西林清洗洗衣机”……近期,类似的“生活小妙招”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大量涌现。这些视频往往以第一人称视角,用大学生的口吻宣称,“这个方法还是我们老师告诉我的”“这个方子还是我奶奶传下来的”,让人信以为真,不但自己模仿使用,更是不遗
“阿莫西林拖地”“抗生素洗头”“阿莫西林清洗洗衣机”……近期,类似的“生活小妙招”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大量涌现。这些视频往往以第一人称视角,用大学生的口吻宣称,“这个方法还是我们老师告诉我的”“这个方子还是我奶奶传下来的”,让人信以为真,不但自己模仿使用,更是不遗
本届大赛共有1212人踊跃报名,再创历年新高。经过上海各区及科技青年赛区初赛选拔,最终202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复赛,其中来自传统的科普单位如科研院所、医疗卫生、科普基地场馆的一线科研、医护工作者、专业讲解员稳步增长,高校师生、企业工作人员报名再有新突破,其
压缩“伪科普”内容网络生存空间,上海医生带头签署承诺书。今天中午,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召开的华东健康说·你身边健康科普集市暨“静网利民 守护健康”主题活动上,“上网联自媒体专委会”静安区分会“健康科普”垂类自媒体联盟共同发布《静安区“健康科普自媒体”规范化运
十多年来,邹世恩累计制作了数千条医疗健康领域的科普视频。严谨的态度、生动的风格,让他在网上拥有数百万粉丝。这些粉丝的点赞和信任,也成了他继续开展科普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2024年12月25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此次修法最大亮点是首次加强了对伪科普现象的规制。
“冷冻馒头不能吃”“多吃碳水掉秤快、减腰围,但很多人没吃够”……近来,一些打着高校、专业机构研究成果名义发布的“科普”内容频频引发关注。实际上,这些内容或是误读误解,或是对研究结果断章取义,将不完整乃至完全错误的解读结果变成所谓的科普内容。科普是假,蹭流量、行
据这位记者描述,在灯光和布景下,摄像师调整好画面,开启镜头,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盯着镜头,调整好情绪,眼睛不时瞟向一侧的提词板,面带微笑,侃侃而谈。不要以为这是电视台在录制节目,这是一些主打健康科普的“医生”在拍摄讲解医疗和健康知识的自媒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