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

林名垚 杨东方:和刻本《金镜内台方议》版本与特色刍议

中医古籍经过历代的传抄和注解,有不同的版本。对海内外珍稀抄本、刻本的研究是传承和发展中医古籍的关键。明代闽北医家许弘所著《金镜内台方议》是从方剂学角度研究《伤寒论》的重要著作之一,被日本所翻刻,文章对早稻田大学馆藏文政四年本《金镜内台方议》进行详细考察,挖掘其

刍议 杨东方 台方 文政 特色刍议 2025-05-06 10:14  2

赵启斌|现代中国美术史学的高峰——中国美术史论家俞剑华刍议

20世纪是具有现代学科意识的中国美术学(美术史论)发轫、迅速成长的重要时期。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这一学科终于成长为独立的学科,在人文学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确立这一学科地位的历史进程中,南京艺术学院俞剑华先生(1895—1979)开辟的学术道路,显然具有不可忽

中国美术史 赵启 刍议 中国美术 俞剑华 2025-04-10 10:09  6

关于抵制“思想日货”的一些刍议

如何抵制思想日货?——以下,借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三个著名说法回答这个问题……一曰“内外夹攻”……即对于我们国内,办好自己的教育、自己的文化;即对内真正复兴文化自信的伟力,构建强悍的思想文化的自免疫系统。姑妄言之,其重中之重是政治教育、历史教育、中文教育、逻辑教育

批判性思维 刍议 日本史 日货 实体日货 2025-04-07 10:53  6

胡适的是非曲直:为何他的是非争议无法“洗白”

#鲁迅和胡适谁的文学水平更高#​#胡适为什么说中国人缺少逻辑思维存在不存在主观上的偏见#​胡适,一位充满争议的学者、教育家,自他出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以来,关于他的是非曲直就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文化运动 胡适 刍议 文学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 2025-03-20 11:56  7

韩天衡:“中国印文化大展”刍议

对于印章,今天的人们是既了解又不甚了解。现在称篆刻为小众艺术,实际上这个定位似乎有欠准确。印章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出现,不是偶然的。任何一门艺术,其初都是始于实用。如《后汉·祭祀志》称:“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当原始社

大展 篆刻 汉印 刍议 韩天衡 2025-03-20 05:12  9

理论与实践 | 麻阳传统龙舟竞渡文旅融合对策刍议

麻阳传统龙舟竞渡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规模宏大,既是一项观赏性极强的大众体育赛事,又是一项覆盖面极广的全民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深刻反映苗乡人民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地域文化现象。据考证,传统龙舟竞渡活动在麻阳苗乡已有1600年历史。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开展,传统龙舟竞

麻阳 龙舟竞渡 刍议 2025-01-22 19:5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