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脚底一颗小“黑痣”,广东一女子摊上大事了,竟是癌症
恶性黑色素瘤,说白了,就是“痣”变坏了,变成了癌。它在国内不算多见,但一旦得上,发展快、转移早、致死率高。尤其是脚底、手掌、指甲缝这些地方,因为平时不容易被注意到,往往发现时就已经晚了。
恶性黑色素瘤,说白了,就是“痣”变坏了,变成了癌。它在国内不算多见,但一旦得上,发展快、转移早、致死率高。尤其是脚底、手掌、指甲缝这些地方,因为平时不容易被注意到,往往发现时就已经晚了。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将于10月17日~21日在德国柏林召开。作为肿瘤学界的年度盛典,ESMO每年都会吸引上万名世界各地的肿瘤学大咖,为全球学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目前,ESMO官网已公布部分口头报告标题,肿瘤瞭望特别整理了肉瘤与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esmo 肉瘤 esmo年会 auditorium 2025-08-05 14:10 3
近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布一起临床案例。6个月前,杭州50多岁的王女士在工地干活时不小心扎伤脚底,当时没太在意,简单处理了伤口。可接下来,小伤口迟迟不愈,总是反复破溃出血,脚后跟还长出一个“小肉球”,疼痛难忍。
黏膜黑色素瘤是起源于黏膜覆盖部位黑色素细胞的侵袭性亚型,头颈部为最常见发病部位。其5年总生存率不足25%,且过去数十年间生存数据几乎无改善,复发率高达50%-70%。
晚期黑色素瘤作为恶性程度极高的皮肤肿瘤,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创新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但患者生存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LEAP-003研究探索了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疗效与
当我们谈论肿瘤高危人群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年龄越大,风险越高”。然而,Nature2025年最新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却提示,在皮肤癌尤其是黑色素瘤的患病因素中,“性别”更具颠覆性:15-55岁的女性不仅黑色素瘤发病率显著高于同龄男性,某些年龄段甚至高出两倍;而在
2025ASCO,信达报告了其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在结直肠癌、黑色素瘤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1期数据,是ASCO年会上研究最为全面的 PD-1/IL-2 靶向治疗,临床数据大超预期,引发了投资界、产业界和学术界的
一个小小的黑点,谁会放在心上?可就在这不起眼的地方,藏着通向皮肤癌的“捷径”。不少人以为痣只是“点缀”,却没想到,有些痣可能是身体拉响的警报。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身上的某颗痣,最近突然变大、变黑、甚至开始发痒、出血?有没有注意到,孩子脖子后面那颗不起眼的小痣,颜色变得不太一样了?别小看这些细节,某些部位的痣,真的可能藏着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
6月11日,记者了解到,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近日成功为62岁的黑色素瘤转移患者王海(化名)实施了首例恶性黑色素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为患者切除了转移的肿瘤。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死亡率高的肿瘤。肢端黑色素瘤作为中国黑色素瘤的主要亚型,在免疫治疗时代仍然存在极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临床对于新方案的探索未曾停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团队首创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替莫唑胺“三药方案”,在晚期肢端
就在前不久,一则病例引起了广泛关注:年过六旬的陈阿姨因身上一颗看似普通的“痣”被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而她的儿子也因为相似病变,被确诊为早期皮肤癌。母子二人,命运却截然不同。母亲因未及时就诊错失治疗良机,遗憾离世;儿子则因早期发现,接受规范治疗后病情稳定。
你是否曾为身上一颗痣的微小变化而彻夜难眠,或因一次突如其来的皮疹而焦虑不安?在皮肤健康的“战场”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困惑,而预约一位资深皮肤科专家却往往耗时耗力。然而,一个革命性的“AI超级医生”可能正将这一困境彻底改写。
随着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 60.5 亿美元的全球授权合作,PD-1(PD-L1)/VEGF 双抗赛道的热度持续攀升。基于 “免疫治疗 + 抗血管生成” 的协同作用机制,PD-(L) 1/VEGF 双抗被视作具备颠覆 PD-1 单抗市场格局潜力的创新赛道。这类双抗
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上,一项早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将LAG-3抗体药物瑞拉利单抗,与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治疗晚期脑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63%的患者用药后脑肿瘤得以控制,18.5%的患者脑病灶大幅度缩小,达到了部分缓解,3.7%的患者脑病灶
在乳腺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如同病理医生的「显微镜 + 侦探手册」,既能锁定肿瘤起源,也可能因解读误区误入歧途。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专家曾在《Mod Pathol》杂志系统梳理过关键标记物的「使用说明书」,即便时隔数年,这些知识仍在临床实践中扮演「避雷指南」的
在癌症治疗领域,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驱动基因突变被发现,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逐渐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BRAF基因突变作为其中之一,在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针对BRAF突变的靶向药物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2025年5月30日-6月3日,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芝加哥隆重召开。大会汇集了全球肿瘤领域众多权威专家,共同分享并探讨国际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科研成果和肿瘤诊疗技术。在黑色素瘤/皮肤癌快速口头报告(Rapid Oral)专场中,旨在探索
色素痣是一种色素细胞增生的良性肿瘤,发生率很高,几乎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色素痣,并非所有色素痣都要手术切除,除非发生在颜面部位严重影响美观者可考虑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