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银行服务“双碳”目标的创新实践
在落实“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开展碳核算、建设碳账户体系和优化碳资产负债表,正逐步构建起气候适应性金融服务体系。碳核算为商业银行落实减排政策、评估气候风险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商业银行可构建碳账户体系,打造碳资产负债表,推动碳金融产品和服
在落实“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开展碳核算、建设碳账户体系和优化碳资产负债表,正逐步构建起气候适应性金融服务体系。碳核算为商业银行落实减排政策、评估气候风险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商业银行可构建碳账户体系,打造碳资产负债表,推动碳金融产品和服
这仅是冰山一角,在新能源设备圈,三一重工堪称融资界的“六边形战士”:以融资租赁为核心,左手金融科技,右手产业链协同,既能降低客户门槛,又能控制风险,还能玩转全球市场和碳金融。
截至2025年4月末,欧盟碳市场(EU ETS)碳价65.62欧元/吨,较上月末下降了1.56%。中国全国碳市场方面,4月CEA总成交量590.6013万吨,总成交额为45686.2457万元,分别环比上涨了85.93%和75.10%。4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综合收
为了帮助大家选好专业,之后会文章会给大家全面介绍本科专业中的14个一级分类(学科门类)、93个二级分类(专业类)、816个三级分类(具体专业),算上新增的交叉学科类专业,三级分类(具体专业)有845个。
碳定价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政策工具,正重塑着全球经济与能源格局。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全球已有68个碳定价机制投入运行,覆盖全球23%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其中,碳市场以其市场化资源配置优势,成为各国推动低碳转型的核心抓手。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主题书单。从气候变化到生物多样性,从低碳生活到可持续发展,这些书籍将带您走进生态文明的智慧宝库。它们不仅记录着地球的脉动,更指引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向。
中国自2021年7月启动全国碳市场。碳价整体呈上升趋势,从48元/吨的开盘价到2024年底97.49元/吨的收盘价,上涨超100%。
国网河北物资公司深度聚焦绿色金融领域,创新推出“绿色订单融资”服务,为电网物资链上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了产业链的绿色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形势下,“双碳” 目标已成为世界经济绿色转型的核心指引。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企业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内涵不断拓展,碳金融应运而生并肩负起关键使命。从企业价值观层面看,积极投身碳金融实践体现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认同与践行,意味着企业
ESG报告近年来越来越成为上市券商年报披露时的“标配”之一。截至4月15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A股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25家上市券商均已披露2024年ESG报告(含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
上市券商2024年年报密集披露之际,ESG报告(含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也成为其披露的标配之一,陆续展现在投资者面前。截至4月15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25家券商均披露了2024年ESG报告。
截至2025年3月末,欧盟碳市场(EU ETS)碳价66.66欧元/吨,较上月末下降了4.17%。中国全国碳市场方面,3月CEA总成交量317.6453万吨,总成交额为26091.5741万元,分别环比上涨了59.50%和43.10%。3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综合收
当地时间4月1日至3日,2025“两湖对话”(武汉东湖-瑞士日内瓦湖)在瑞士日内瓦湖畔历史文化名城蒙特勒成功举办。活动由湖北省贸促会、湖北宏泰集团、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联合主办,国际组织高层、跨国公司高管、专家学者等700余人参会,共赴两湖之
当前,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零碳园区建设正成为我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工作方向。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这是在中央层面工作部署中首次提出“零碳园区”一词。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要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
2024年,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准则》),为稳步推进我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提供了遵循和指引。主动自觉贯彻落实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既是金融机构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出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一表述彰显了我国在绿色发展道路上持续迈进的坚定决心。当前,国内碳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价格稳中有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锚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目标,充分发挥湖北区域碳交易试点和承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以下简称中碳登)先发优势,助推全国碳市场和区域碳市场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制
根据生态环境部信息,2025年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碳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完成登记。随后在3月7日,首批签发的CCER完成首次交易。CCER的签发与交易是我国自愿碳市场建设的重要实质进展,对推动和激励我国更广泛
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碳交易师,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认证考试。以下是国内碳交易师考试的关键信息及备考指南,结合最新政策和市场动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