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深研院刘思捷AEM封面文章:硫化物与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融合之美
近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深研院)刘思捷/香港科技大学Kristiaan Neyts教授团队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国际期刊上综述研究了硫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并被评选为正封面(front c
近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清华深研院)刘思捷/香港科技大学Kristiaan Neyts教授团队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国际期刊上综述研究了硫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并被评选为正封面(front c
近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传峰团队报道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超分子策略,利用主客体作用构建颜色可调的热激活延迟荧光聚合物材料。通过将杯[3]吖啶修饰的聚合物与具有不同吸电子能力的客体进行组装,由于聚合物中的大环供体和客体受体之间强的空间电荷转移(TSCT)作用,使
锂金属电池(LMBs)具有高理论容量(3680 mAh g−1)和低工作电位(-3.04 V vs. SHE),这可以显著提高能量密度。在电解液体系中,Li+通过离子偶极力和库仑力与溶剂分子和阴离子结合形成独特的溶剂化结构。虽然碳酸盐溶剂的高介电常数提供了高锂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高安全性、成本效益和环保特性,已成为“后锂”时代能源存储系统的有前景的替代方案。然而,AZIBs仍面临显著挑战,例如由于过量的自由水和随后的副反应,锌阳极表面会积累无效副产物。这严重恶化了与局部化学腐蚀、钝化和氢气析出相关的问题
刚性多孔材料因其独特的高比表面积和可调孔径,在气体存储与分离、催化、吸附净化、传感、能量存储与转换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它们可用于存储氢气、甲烷等清洁能源气体,分离二氧化碳或烃类工业气体,作为高效催化剂或催化载体促进化学反应,以及实现药物缓释和
颠覆性含能材料指能量密度比常规含能材料高一个量级以上的新一类高能量密度物质,是含能材料研究的前沿和难点,典型代表之一为聚合氮化合物。氮气分子由N≡N三键组成,约为946kJ/mol的键能成为储存最强化学能的双原子分子之一,氮因之成为含能材料的重要组成。理论预测
设计具有高钠离子导电性和在宽电压窗口内界面稳定性的聚合物电解质对于构建全固态钠金属电池(ASSMBs)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传统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SPEs),如聚环氧乙烷(PEO)及其衍生物,在室温下由于钠离子扩散动力学迟缓,在高电压充电时(> 3.8 V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arl Barry Sharpless)教授因其在不对称有机合成和点击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曾分别于 2001 年和 2022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卡尔·巴里·夏普莱斯(Karl Barry Sharpless)教授因其在不对称有机合成和点击化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曾分别于 2001 年和 2022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天津工业大学康卫民、邓南平、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Geng Li等创新性地将一维铁电陶瓷基Bi4Ti3O12-BiOBr异质结纳米纤维(BIT-BOB HNFs)引入聚环氧乙烷(PEO)基质,构建了具有"解离区"和"加速区"的锂离子传导高速公路。 研究显示,BI
固态锂金属电池(SSLMBs)因其高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安全性能在能源存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固态电解质(SSEs)普遍存在离子传导性差、电极界面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潜力。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s)兼具高机械性能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
本文提出了一种聚合物异质电解质(PHE),用于实现高电压的锌(Zn)/锂(Li)混合电池。锌电池因其高氧化还原电位而导致低电压和低能量密度,限制了其在许多高能量需求应用中的应用。尽管使用高电压正极材料如尖晶石结构的LiNi0.5Mn1.5O4(LNMO)可以提
“结构决定性质”, 对于材料领域的研究来说,材料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永远是重中之重。然而,碳化聚合物点的荧光中心结构却一度困扰着研究人员。有研究表明,碳化聚合物点的荧光可能来源于分子态荧光中心,但该理论往往只能解释单一波长的荧光,对于碳化聚合物点常见的荧光
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几乎无法 想象没有它们的生活。 然而,塑料的使用环境一般都伴随着氧气、热、光 和辐射的影响。 这个报告是指不可逆的热氧化过程,可以解释如 下。 聚合物的氧化反应分为四个步骤:自由基起始、传 播、链分支和终止反应。第一步是起始
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的柔性,可与电极材料形成低阻抗界面,在固态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聚合物电解质通常室温电导率较低,且电化学窗口较窄,不适用于高比能固态锂金属电池。因此,开发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界面相容性的聚合物电解质是固态电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
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市场报告2024-2030”显示,预计2030年全球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6.7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8%。
生物催化剂在非天然环境中的催化稳定性及重复利用性一直是限制其工业应用的主要因素。南丹麦大学吴昌柱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为酶及全细胞开发相容性良好的聚合物“铠甲”,发展了系列聚合物-酶(Angew. Chem. Int. Ed.2018,57, 13810-138
红外光谱仪(Infrared spectrometer,IR)是利用被测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实现对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测试的仪器。当样品受到红外光照射时,样品中的分子吸收某些特定的波长,并引起分子偶极矩的变化,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与普通聚合物一起使用的添加剂往往无法为高温聚合物带来最佳效果,这是因为这些传统添加剂缺乏高温稳定性。这一现象导致了人们需要开发可与高温聚合物一起使用的特定添加剂。在这里,我们将回顾三种主要的高温添加剂:抗氧化剂、阻燃剂和与高温聚合物一起使用的加工助剂。揭示它们
下一代高功率密度电子设备的热管理材料发展滞后,已成为瓶颈问题。尽管第二相增强复合材料有望解决热管理问题,但界面处严重的声子散射导致实际热导率增强效率远低于预期。文章报道了一种具有巢状互连氮化硼骨架的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材料。这种巢状互连 BN 骨架无需机械接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