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遗”就应该被人人喊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历史进程彻底改变了旧有的社会结构。溥仪也亲自写下了悔过书,表达了对过去错误的深刻反省,这标志着旧时代的终结。许多人认为,满清的历史已经翻篇,我们已经放下了历史的仇恨,展望未来,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平等、和谐的新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历史进程彻底改变了旧有的社会结构。溥仪也亲自写下了悔过书,表达了对过去错误的深刻反省,这标志着旧时代的终结。许多人认为,满清的历史已经翻篇,我们已经放下了历史的仇恨,展望未来,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平等、和谐的新国家。
族群中心的皇汉和本土自由派最大的矛盾在于——国内本土绝大多数自由派,他们批判满清,也很多并不会涉及满清的原罪——族群问题(或者他们不认为这个是原罪)。就算有,他们也多半是从族群问题延伸出来的表征——制度设计或者是非自由(文字狱之类的)方面入手,而不是纯粹的族群
在网络舆论场中,“满清误中华” 的言论时有出现,这类观点认为清朝的统治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致使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潮流。这一言论的兴起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与意图。
当新的改革发生,新的科技和文化冲击的时候,社会阶层的下层和中层会发现改革带来的巨大利益,逐步瓦解统治阶层对国家的掌控。老旧贵族会面临两个选择,对抗或者顺应。如果对抗,会面临自己的手下反水和曾经的下层武装背叛。如果顺应,只要牺牲少数几个贵族,就可以完成旧社会到新
《明定国是诏》又称《定国是诏》,根据《清实录》记载是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已日即公元1898年6月11日满清光绪帝所颁布的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开始。“明定国是”意为明确国策。文中所提及的建立京师大学堂即为现北京大学的前身。
别再穿旗袍送高考了,你知不知道旗袍是啥玩意,旗袍的旗是满清八旗的旗,满清的的旗开得胜,可不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旗开得胜。
于是,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上书,请求变法维新,以图自强。光绪帝则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1898年6月)颁布诏书,开始推行新政。
传统史观总把明朝灭亡归咎于宦官专权、小冰期天灾或满清入关,但翻开崇祯朝的奏折会发现一个诡异现象:1644 年北京陷落时,守城明军竟有三分之一在开战后主动打开城门 —— 这种集体性背叛背后,藏着比腐败更根本的制度死结。
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李自成骑着高头大马进入北京城。此刻,他的人生达到了巅峰——明朝崇祯皇帝已在煤山自缢,大顺王朝的新太阳似乎正冉冉升起。然而,仅仅42天后,这位“闯王”就仓皇逃离北京,一年后命丧湖北九宫山。历史给李自成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用了16年时间推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多尔衮给汉人的生存判断题。当剃发令撕裂江南,扬州十日屠杀80万平民(王秀楚《扬州十日记》等有记载),80万具尸体堵塞运河,清军“十日不封刀”令下,婴儿啼哭与刀刃砍骨声交织成地狱交响曲;江阴八十一日,20万百姓血战,城
在传统的历史叙述中,满清被视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落后、保守且给中国带来诸多灾难的王朝。
1895年年初,甲午战事已接近尾声,李鸿章命令北洋水师的残部全部退回威海卫,避不出战。这是他淮军仅存的一点家底,他不想全部败光了。
《知否》自从开播的那天,网上就一直有“传播封建思想”的争议,最近,一位知名历史博主也加入了批判《知否》的队伍,她更是直言《知否》是在传播清代的奴隶制复辟思想!
该博主很“聪明”,首先强调了央视重磅出手录制并播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的100集《中国通史》,然后当其看到第94集时(算其从第1集看到第94集),该博主深有感触地发了这个〝激情扬溢〞的视频。
先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进入21世纪过后,尤其是21世纪的前十年,当荧幕上大量的辫子戏霸屏的时候,彼时整个舆论圈,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并不高。不少人认为,太平天国是一群假借基督教名义实质性在进行封建迷信传播的人,在实施血腥杀戮的一场运动。
清宫剧的热潮席卷近年来的荧幕,那些华丽的宫廷服饰、错综复杂的宫廷斗争,无不让人沉醉于那个时代的辉煌与神秘。 当我们翻阅1870年北京城墙、清末茶摊等老照片时,那些被戏剧化的历史画面逐渐被揭开,真实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清朝的同治皇帝确实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因为他有一个短命的父亲咸丰帝,又有一个霸道的母亲慈禧,造成此人幼年享受大宝之位,本质上却成为其母亲的提线木偶。在那个特殊的岁月里,他随着这个东方国度一起,在恍惚间走向衰落直至灭亡。
2008年10月5日,著名清史专家、百家讲坛第一批开讲者阎崇年在无锡市新华书店签名售书时,被三十多岁的历史爱好者黄海清扇了一巴掌,媒体称为“掌捆事件”。
1912年1月26日晚上,北京西四红罗厂胡同传来一声巨响。炸弹炸死了末代朝廷大官良弼,扔炸弹的人叫彭家珍,自己也倒在血泊里。这个四川小伙子时年24岁,为推翻帝制用生命做了最后赌注。
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中,梁母作为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后裔,家道中落的清朝武备的遗孀,得知儿子梁乡被选送日本深造,喜极而泣,连说“这冷锅冒热气了”。激动过度,竟然连声咳嗽,以至喘不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