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既白:周代都邑城址联合申遗的价值和意义——从东周列国都城遗址联合申遗说起
“周代都邑城址”联合申遗项目2024年底首次列入最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背景是2023年启动的“东周列国都城遗址”跨省联合申遗项目。东周列国都城遗址联合申遗由山东淄博发起,先期联盟遗址有齐国故城遗址、秦雍城遗址、楚纪南故城遗址、侯马晋国遗址。“东
“周代都邑城址”联合申遗项目2024年底首次列入最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背景是2023年启动的“东周列国都城遗址”跨省联合申遗项目。东周列国都城遗址联合申遗由山东淄博发起,先期联盟遗址有齐国故城遗址、秦雍城遗址、楚纪南故城遗址、侯马晋国遗址。“东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遗与节气,都具有跨越时间的文化生命力。
祖先祭祀在我国起源甚早,至西周时代逐渐制度化、规范化,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周公制礼作乐,使西周社会建立起完备的礼乐制度,以至于后世的孔子都极为尊崇和向往,发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为政》)的感慨。西周社会的礼乐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
周代从西周到战国长达800年的时间里,是中国文化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甚至影响了中国后世文化的发展方向与特质。西周时期,由于周王室具有较强的统治权威,礼法制度出自王室,所以西周的都城镐京和丰京无疑是当时的政治与文化中心。春秋时期,周王室东迁至洛阳,在春秋前期洛阳
家人们应该都知道开封的犹太人,他们又被称作叫依次勒耶教徒,名字是从以色列的音里而译出来的。从12世纪宋朝开始,他们就定居在河南的开封,一直待到19世纪的晚期。他们有一个宰杀牛羊时剔除脚筋的习惯,还被称为挑筋教。传说这个习俗源于他们祖先雅阁与天使角力时大腿扭伤。
3月25日,由市红十字会和雨城区红十字会共同举办的2025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市区万达广场举行,以此表达对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传播人道理念,弘扬奉献精神。
周代金文中“宗”字出现的语境,多与“大宗”、“小宗”的宗法制度相关,如西周中期《大盂鼎》铭文记载“在武王嗣文王作邦”,正是宗法继承制度的实证。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数中国人踏上归乡之路,来到先人长眠之地,献上一束鲜花,燃起一炷清香。这看似简单的仪式,却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密码。
二十八宿与天文观测周朝体系化:西周将黄道恒星划分为二十八宿,用于观测日月运行,《周髀算经》记载了早期天文测量方法。全球传播:印度、波斯天文体系吸收二十八宿概念,后经阿拉伯学者传入欧洲。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rchus)提出的星座划分可能间接受到东方
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形有体态之美,其音有韵律之美,其义有哲理之美。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诗经·大雅·云汉》中的经典片段,感受风雅,探索汉字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