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 —— 北安市创新举措守护 “耕地中的大熊猫”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北安市牢记黑土地保护要求,构建保护体系、创新三项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创新推出“1+3+1”工作举措,为黑土地保护交上亮眼答卷。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北安市牢记黑土地保护要求,构建保护体系、创新三项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创新推出“1+3+1”工作举措,为黑土地保护交上亮眼答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决策部署,加快我省设施种植业发展,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中奋勇争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决策部署,加快我省设施种植业发展,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中奋勇争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因地制宜发展设施种植业促进农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力争用3年时间,全省设施种植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提高到13%,设施种植收入占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3月18日,枣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凝心聚力护资源、砥砺前行保发展”新闻发布会。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科科长冯传清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以来,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盘谋划、主动作为,全力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月9日,记者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全省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为建设江淮粮仓夯实“耕基”。通过部署实施一系列“长牙齿”的硬措施,目前耕地保护成效逐步显现。
安徽省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省耕地面积超8393万亩,居全国第8位,已连续4年实现净增长;粮食播种面积1.1亿亩,粮食总产量达836.9亿斤,居全国第5位,已连续8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