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

致敬无闻奉献的你

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连操场上的红贴纸都卷起了角儿。路边的大树,花坛里的小草,都耷拉着脑袋。老式的广播里响起了刺耳的上课铃声,同学们急匆匆地跑回教室,各个楼层间迅速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可是一同传来的还有新教学楼那边刺耳的装修声。

教学楼 扩音器 周公 长吁 油漆桶 2025-04-22 15:00  2

曲阜周公庙:三千年的文化守望

济宁曲阜自古就是一块神奇之地,三皇五帝、夏商周都在此留有古老的印记,因至圣先师孔子更是傲立世界东方。当今的济宁曲阜被称为“东方圣城”,孔庙、孔府、孔林“老三孔”仍是当之无愧的城市名片。其实,除了“三孔”,这座古城还有很多厚重的历史……

曲阜 太庙 周公 周公庙 曲阜周公庙 2025-04-21 08:02  2

我为洛阳二程代言: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程颐: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生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道之不明

洛阳 圣人 周公 二程 洛阳二程 2025-04-20 15:12  4

说姓与氏的变迁

今天当我们脱口而出“姬发”“姜子牙”等人名时,实则在不经意间构建着双重历史镜像——既折射着今人对先秦文明的想象,又模糊了上古社会的真实样貌。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早已勘破此中关节:“奈何司马子长、刘知几谓周公为姬旦,文王为姬伯乎?三代之时无此语也。”而要知道

太公望 太公 文王 周人 周公 2025-04-19 03:15  5

为什么周公在《大诰》

早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今广汉市三星堆古城(商都殷墟)位置伐纣成功,为了更好地处置殷商遗民和上层贵族,武王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墟,利用他笼络殷遗民。同时又分封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于殷墟附近的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的动向,史

武庚 周公 大诰 御事 西土 2025-04-16 12:09  3

聊聊老祖宗们有多牛逼

最早,我鳖也是和各种民族一样,靠血缘传承的,区别是草原民族继承靠屠杀消灭竞争对手,我鳖靠近亲内部选举部落联盟首领,也就是禅让制,避免了内耗,当时是碾压级的制度。

周朝 周公 汉宣帝 秦成 禅让制 2025-04-13 07:18  6

传统与现代的交响,文明与科技的共鸣/附《大医周文军赋》

资深撰稿人黄党生先生,是我的优秀学生、他也是周文军先生的重度病人。他根据自己在周文军院长处的医治过程,用严谨、公正、客观的态度撰写了《大医周文军赋》,他以中医药文化为底色,通过历史叙事与当代实践的双重维度,塑造了一位兼具传统医德与现代创新精神的“大医”形象。此

科技 黄帝内经 交响 周公 周文军 2025-04-08 23:14  5

中华优良好家风好家训每日展播(一)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是文明的摇篮,家风是精神的纽带。中华民族自古以“修身齐家”为立世之本,从古至今,涌现出无数传承优良家风的典范,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到“百善孝为先”,家风家训承载着世代相传

家风 周公旦 周公 优良 伯禽 2025-03-20 19:06  8

《论语》第十一篇先进(272):孔子对学生训斥最严厉的一次

冉求,孔门十哲之一,与子路列政事第一,多才多艺,尤其擅长财政,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夫子评价他,“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可以在诸侯国当邑宰,或在卿大夫家里当家臣。后来,他成为季氏的家臣,帮助其增加赋税,来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主张“施取其厚,事举

孔子 论语 周公 冉求 闵子骞 2025-03-20 01:28  8

齐鲁大地:以霸业书春秋,以礼乐刻文明

齐国是兴周灭商第一人姜子牙的封地,姜子牙满腹韬略,以离间计瓦解殷纣王和殷商贵族,一举倒灭朝歌,六百年殷商王朝轰然倒塌,功勋至伟,被誉为兵家之祖。之后被封为齐侯,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具有专征专伐的特权,负责平定广大辽阔的东部疆域,实际上齐国已经是东部诸侯的

齐鲁大地 礼乐 周公 鲁国 姬旦 2025-03-19 00:51  6

英语要中国化,而不是要退出学校

现在对英语的争论声音很大,有三种声音,一种是彻底退出学生教材,第二种是放在教材里学习可以,但无需出现在中考和高考的试卷上,第三种是英语不要作为主科,把它视同于美术和音乐一样的地位。为什么现在会有这样的争议呢,我认为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强大了而已,30多年前,全

英语 山东人 中国化 主谓宾 周公 2025-03-17 16:58  8

周公:中华文明的奠基者,礼乐文化的活水源头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周公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仅是周朝的开国功臣,更是中华礼乐文明的奠基者。他的“大分封制”与“制礼作乐”不仅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更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成为后世治国安邦、修身齐家的典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周公的世

中华文明 礼乐 奠基者 礼乐文化 周公 2025-03-16 20:04  7

周公吐哺:一饭三吐哺背后的治国用人智慧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这短短26字,生动勾勒出周公旦辅政时的工作场景——沐浴时三次握住湿发起身,吃饭时三次吐出食物,只为及时接待来访的贤士。这种"吐哺握发"的状态持续了整整七年,直到周成王年满二十

现代启示录 周公旦 周公 吐哺背后 吐哺 2025-03-12 02:4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