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录最新谈话|世界秩序转移与中国
4月6日,李录先生在其59岁生日之际,在西雅图接受了芒格书院部分会员的提问,问题涉及中国如何推动内需与充分利用现代金融市场,贸易战的影响与世界秩序的转移,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的科技创新浪潮与 AI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等。
4月6日,李录先生在其59岁生日之际,在西雅图接受了芒格书院部分会员的提问,问题涉及中国如何推动内需与充分利用现代金融市场,贸易战的影响与世界秩序的转移,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的科技创新浪潮与 AI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等。
自4月9日以来,特朗普对华关税战持续九天,最后以特朗普体面“认怂”结束,开始和中国谈判。随后,很多人就开始对他表示怀疑,既然自己会“认怂”,为何还要发起这场贸易战?
当特朗普再度挥舞关税大棒,全球市场的神经应声而动。关税政策、股市波动、国际贸易战,成为新闻头条的主角。但真正的问题是:这就是全部了吗?我们看到的是表象,而非本质。我们正身处一场远比关税更深、更大、更危险的系统性巨变之中,全球的货币、政治、地缘政治秩序,正在走向
政党是引领国内国际变革的重要力量,但长期被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忽视。以政党为视角,许多基础性概念得以更新和重塑。当政党成为国家建设的组织者时,“政党国家”便提供了一种有别于“民族国家”的新的国家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发展指明了道路,为当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就意味着重置世界秩序。下面围绕俄乌战争和中东乱局两个焦点,从中俄美欧四大势力板块的角度出发,看看各方如何博弈,力争主导塑造正在成型的世界新秩序。
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这话虽有些刺耳,但仔细想想却也不无道理。我今年六十出头了,在这大半辈子里,我见过太多风浪,也听过无数关于中国发展的议论。有些人说中国模式不行,可我觉得他们根本没弄明白,为什么中国的道路
特朗普说不能让中俄走到一起,美国会和中俄友好相处,我觉得他说的是对的,目前世界格局中的上三常的三边关系,最忌讳的就是自己单独成为一边。美国拉拢俄罗斯,或者离间中俄关系,这种做法是必然的。那么中俄关系是坚不可摧的吗?
有人说中国是雅尔塔体系最大的受益者,这话并不准确,其实中国只要稳定下来,凭借着中国人的努力,同样会脱颖而出的,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是这么玩的,历史上就是世界工厂。
布鲁塞尔暗流涌动,欧盟总部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倒映着阴沉的天空。在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某栋维多利亚风格别墅里,特朗普前私人律师朱利安尼正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特使密谈,会议桌上散落着标注"马可龙医疗丑闻""德国工业衰退预测"的加密文件。这场看似寻常的会面,实则是撬动
当地时间3月16日,印度总理莫迪在一档播客节目中谈到中印关系,他回顾两国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谈到两国对世界经济做出的重大贡献,还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两国要“以健康和自然的方式竞争,绝对不能让竞争演变为武装冲突。”这番表态不可谓不积极,我们外交部也做出了高度
魏格林(Susanne Weigelin-Schwiedrzik)教授在二零二三年出版《中国与世界新秩序:中俄美紧张局势下的欧洲》,书中探讨了中国、美国、俄罗斯之间的复杂博弈,尤其是中国如何通过外交策略影响全球秩序的重组,在欧洲备受重视,入围了二零二三年NDR
题记:2025年2月21日,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30期活动举办,特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结合其新著《大国竞争与世界秩序重构》作主旨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