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鱼水情深——写在白银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之际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白银市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第六次荣获此项由军地共同颁发的唯一国家级荣誉。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白银市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第六次荣获此项由军地共同颁发的唯一国家级荣誉。
明光市一直将双拥工作视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充分发挥驻军多的独特优势,聚焦拥军支前、军地共建、尊崇关爱、军民宣教等关键领域,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嘉定区牢牢把握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正确方向,不断拓展工作内涵和形式,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推进军地融合,让“全国双拥模范城”这块金字招牌愈加闪耀。
4月23日,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揭晓,河北省11个设区市全部上榜。这是自1991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以来,我省首次实现11个设区市全覆盖。这份荣耀的背后,是近年来我省一系列双拥工作的扎实开展和不断创新。让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感受到实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宣读了关于命名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决定,并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代表颁奖。阳泉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阳泉市连续第二次获此殊荣。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在祖国雄鸡版图最美丽的尾翎,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这片军民相依的红色沃土,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承载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和双拥传统。
近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这已是我市第四次获此殊荣。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4月23日在京召开。大会宣读了关于命名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的决定,并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代表颁奖,成都连续九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5日讯4月23日上午,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泰安市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泰安第八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4月23日,记者从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当天,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遵义市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至此,遵义已10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继1997年以来,我市连续第八次获此殊荣。
滨城大连是辽东半岛战略要地,驻军数量多、兵种全,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兵城”。多年来,大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紧贴强国强军时代要求,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抓好双拥工作,积极探索具有大连特色的拥军新模式,探索形成“高起
在政策保障维度,河北省构建起坚实的制度堡垒。为了让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尊崇,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河北省退役军人保障条例》,将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纳入法治轨道。同时,32个军地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揭阳市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呼和浩特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十连冠”目标,据了解,这是呼和浩特市连续第十次获得该项殊荣。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格尔木市凭借卓越表现,成功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这是自1992年以来,格尔木市第十次获此殊荣。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中共西安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西安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也是我市第十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2022年,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河北省退役军人保障条例》,将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纳入法治轨道。同时,32个军地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全方位的优待事项。
太原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承载红色基因的英雄城市,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10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弥足珍贵的荣誉背后,是太原党政军民同心合力将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扎根并州大地的坚守,承载了做实做细退役军人和双拥各项工作、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担
太原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承载红色基因的英雄城市,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10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弥足珍贵的荣誉背后,是太原党政军民同心合力将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扎根并州大地的坚守,承载了做实做细退役军人和双拥各项工作、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