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证明了当亿万农民被组织起来时,就能迸发出改造山河的力量!
在太行山脉的褶皱深处,坐落着一个被黄土覆盖的村庄——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这里的地貌如同被巨斧劈砍过一般,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上,稀稀拉拉的植被勉强维系着脆弱的水土平衡。放眼望去,虎头山一侧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800亩耕地被分割成4700多块碎片,平均每块不足
在太行山脉的褶皱深处,坐落着一个被黄土覆盖的村庄——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这里的地貌如同被巨斧劈砍过一般,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上,稀稀拉拉的植被勉强维系着脆弱的水土平衡。放眼望去,虎头山一侧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800亩耕地被分割成4700多块碎片,平均每块不足
1947年深秋,太行山脉的寒风裹挟着枯叶掠过武家坪村的土坯房。在这个山西省昔阳县最贫瘠的山坳里,随着一声婴儿啼哭,郭凤莲降生在炕头铺着草席的农户家中。她的出生没有红鸡蛋和满月酒,只有父亲蹲在灶台边熬煮的野菜糊糊。三岁那年,命运给了这个女童沉重一击——积劳成疾的
"一道清河水,一座虎头山,大寨就在这山下边..."这首传唱半个多世纪的民谣,至今仍在太行山深处回响。虎头山脚下的这片土地,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却承载着中国农业史上最浓墨重彩的篇章。180多户人家,520余口人,在贫瘠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用铁锹和扁担书写了改变命
90年代初,山西大寨——这个曾经被全国捧在手心的“农业明星”,正站在快要完蛋的关头。全村欠债200万,年轻人跑光光,连村委会的窗户都被债主砸得稀巴烂。但谁都没想到,一个被叫作“穿西装的村姑”的女人突然杀回村里,硬是靠卖核桃露、搞旅游,把穷得响叮当的山沟沟变成年
高玉良在20世纪80年代回忆说,陈永贵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源于刻骨铭心的苦难经历。这位从太行山深处走出来的农民干部,童年时期全家七口挤在破窑洞里,父亲为躲债常年流浪,母亲带着兄妹四人沿街乞讨,姐姐更是被卖作童养媳。正是这样的血泪家史,让陈永贵对"让穷人翻
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群山之间,有个名叫大寨的小村庄。这里三面环山,七沟八梁一面坡,土地贫瘠得连野草都长得歪歪扭扭。村民们世世代代在石头缝里刨食,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群扛着锄头的庄稼人硬是用肩膀改变了这座村庄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