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良:我绝不希望香港高校沦为“水硕”工厂
丁学良,男,出生于皖南农村。在国内断断续续受过不完整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1984年赴美国留学,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哈佛本科生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RSPAS,ANU)、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EIP)、香港科技大学。主要研究
丁学良,男,出生于皖南农村。在国内断断续续受过不完整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1984年赴美国留学,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哈佛本科生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RSPAS,ANU)、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EIP)、香港科技大学。主要研究
现在讨论“文科”与“工科”比率的大调整。从清朝晚期兴办近代高等教育以来,此类调整发生过多次,每次都有深厚的军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背景。不理清150年里的曲折演变,就无法公正地评论复旦大学规划的“砍文科、增工科”的大调整。
作者:丁学良,出生于皖南农村,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现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曾先后就职于哈佛本科生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香港科技大学。本文原载《信报》,原标题为“内地激辩大学砍文科、增理科”。
学人简介: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哈佛本科生院(Harvard College)、澳洲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RSPAS,ANU)、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EIP)等。
学人简介: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1992年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哈佛本科生院(Harvard College)、澳洲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RSPAS, ANU)、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EIP)等机构任职。
学人简介: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1992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哈佛本科生院(Harvard College)、澳洲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RSPAS,ANU)、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EIP)等。
笔记君说:全球化浪潮已经激荡半个世纪,中国企业出海已从"可选项"升级为"必答题"。从东南亚到拉美,从"一带一路"到欧美高端市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步伐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全球产业链重构,欧盟碳关税、美国《芯片法案》等政策工具重塑商业规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