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Angew】硒掺杂OLED主体材料中的外部重原子效应
硒掺杂策略通过内部重原子效应(IHAE)增强自旋轨道耦合,加速反向系间窜越(RISC)过程,显著提升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中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TADF)的发光效率,并有效抑制了效率滚降现象,尤其在多重共振体系(MR-TADF)中表现尤为突出。然而,针
硒掺杂策略通过内部重原子效应(IHAE)增强自旋轨道耦合,加速反向系间窜越(RISC)过程,显著提升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中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TADF)的发光效率,并有效抑制了效率滚降现象,尤其在多重共振体系(MR-TADF)中表现尤为突出。然而,针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顾军渭教授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在线发表题为《Thermally Conductive Naphthalene Epoxy Resin by Tailoring Flexibl
Paracyclophane, PCP)是由两个苯环“面对面”堆叠,并通过两个乙烯桥从对位进行桥联组成。当[2,2]对环蕃失去结构对称性时,则会产生丰富多样的面手性结构类性。鉴于手性[2,2]对环蕃的独特性质以及在不对称催化、材料化学、药物开发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可再生电力驱动的电催化还原氮反应(NRR)是NH3合成的一种可持续的方法,但由于N2的不溶性和惰性的N≡N键,NRR已被证明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最近,电催化NO3-还原(NO3RR)已被开发用于NH3的合成。由于NO3-的高溶解度和低解离能,与NRR相比,NO3
锂-硫化聚丙烯腈(SPAN)电池在储能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循环稳定性不佳,可归因于负极和正极的电极/电解液界面不佳。基于此,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和卢勇特聘研究员(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通过调节Li+-溶剂和溶剂-稀释剂的相互作用,可以在电解液中实现阴离子温和
近期,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段春晖教授课题组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Structurally Simple Polymer Donor Enables High-Efficiency Organic Sola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种新兴的晶态多孔聚合物材料,具有多种多样的拓扑和有序堆叠的有机网络结构。其结晶度源于框架的长程有序,是材料独特性质以及在分离和催化等方面实现应用的关键。然而晶态COFs材料的合成从机制上严格依赖于可逆的动态化学过程,这主要是由于可逆
Terrylene diimides (TDI)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癌症诊疗、太阳能电池和单分子光谱等领域的重要有机染料。传统的TDI结构修饰策略主要集中在改变烷基侧链以调控堆积方式,或在共轭骨架上衍生不同取代基,而对分子稠环骨架本身的改造却很少见。B-N单元嵌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纳米纤维网络结构,特别是在生物组织内,这些网络赋予了组织独特的响应性和力学特性,例如应力致硬化行为。然而,如何设计并合成能够可逆形成此类仿生纤维网络的聚合物体系,仍然缺乏清晰的指导原则。近期,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纤维全国重点实验室
随着电动汽车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全固态电池(ASSBs)以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成为备受关注的下一代理想电池系统。固态电解质(SSEs)作为全固态电池的核心部件,对电池性能影响重大。“熔体渗透”技术为全固态电池的制造带来了希望,然而其目前所需的高工作温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杂志发表了题为 “ Direct Observation of Cyclo -Pentazolate Anion Decomposition in a Tailored Molecu
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新兴的水电解中析氧反应(OER)的预催化剂,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对重构物种中MOFs配体的配位化学仍然了解甚少,特别是关于配体调控如何影响催化位点的电子构型。
在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中,锌(Zn)负极在传统电解液中经常发生Zn枝晶和析氢反应(HER)。基于此,南开大学牛志强教授(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将具有Lewis酸碱官能团的气相二氧化硅(FS)引入到传统的ZnSO4电解液中。在FS表面上,缺电子的Si-O-S
当前,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超过4亿吨,但仅有不到10%被有效回收,每年约11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5300万吨。传统塑料因其稳定的共价交联结构难以降解,在自然环境中可存续数百年,最终破碎为微塑料,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长期威
虽然在卡宾对映选择性插入到杂原子-氢键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种化学反应主要局限于C-手性的构建,而将卡宾不对称插入P-H键以生成P-手性产物的研究仍未被涉及。
设计高效且成本低廉的酸性析氧反应(OER)催化剂对于优化用于制氢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PEMWE)至关重要。2025年3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陈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震宇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李新昊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可编程的电催化胺烷基化方法,以胺和醛为底物通过Pdδ--H电催化剂实现了胺的烷基化反应,从而合成含有两个可调控烷基基团和一个甲基基团的烷基胺。同时,该电催化转化过程的法拉第效率(FE)达到86%-96%,实验表征与密度
烟酰胺类辅因子(NADH)作为氧化还原酶的“电子货币”,通过传递质子和电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在酶催化反应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利用太阳能进行NADH再生,具有能量来源丰富、清洁及过程可控等优势。而光驱动辅酶再生过程属于典型的加氢过程,涉及电子传递、质子传递和
乙烯和H2O2一步合成乙二醇简单、环保,是乙二醇生产的一种潜在替代方法。其成功的关键是具有双功能催化剂,在H2O2存在下对乙烯有氧化活性,并且随后对环氧乙烷进行水合反应。2025年3月16日,大连理工大学郭新闻、左轶,西澳大利亚大学杨虹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
angew 乙二醇 osi conversion 杨虹 2025-03-24 23:44 8
开发用于低温下通过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x(CO-SCR)的高性能铱(Ir)基催化剂仍然是一个挑战。2025年3月16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徐文青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题为《Id